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小兒便血的鑒別診斷有哪些?為了幫助兒科主治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間歇性便血
一般發(fā)生于排便過程中或者是排便后,血色鮮紅,不與糞便相混合,且會伴有粘膜脫出肛外,可伴嵌頓時疼痛,多見于痔瘡;便秘,血色鮮紅,有滴血狀,排便之后產生劇烈疼痛的,多見于肛裂。
2、腸炎
伴惡心嘔吐、腹瀉、黏液血便、發(fā)熱,多見于腸炎。
3、血液病
貧血、發(fā)熱、身體虛弱、皮膚斑點,多見于血液病。
4、腸息肉
無痛性,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在一起,時常伴有黏液從肛門內部流出,偶有脫出之感。
5、胃、十二指腸疾病
一般血色較暗,常為黑便,常伴有胃腸疾病的表現,部分患兒有近期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病史。
6、結腸炎
牛奶或大豆蛋白等誘發(fā)的結腸炎(嬰兒),典型特征是小至中量出血,糞便中經常有黏液,伴或不伴腹痛和腹瀉。
7、炎性腸病
體重減輕和乏力、青春期延遲,提示基礎系統性疾病,尤其是炎性腸病。
8、過敏性紫癜
雙下肢對稱性高出皮面的紫癜疹,可伴有腹痛、便血,也可有關節(jié)痛、血尿,提示過敏性紫癜。
9、鼻出血
有鼻出血的病史,尤其是大量出血或近期發(fā)病,如果咽下鼻出血的血液,可表現為黑便,或偶爾血便,應注意鑒別。
推薦閱讀:
醫(yī)學教育網提供2020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備考經驗、精煉知識點以及政策動態(tài)變化!預祝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2020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