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發(fā)病機制是什么?為了幫助各位兒科主治醫(yī)師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 體溫調節(jié)的障礙
體溫降至20~25℃后抑制了中樞神經系統。
2、 心血管系統
寒冷使竇房結抑制,心率緩慢,體溫<28℃時易出現心率失常;血管收縮,血黏度增高,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阻力增高,中心靜脈壓上升;肢體血流圖顯示患處血流波幅下降,血流減少。
3、 呼吸系統
呼吸頻率、通氣量和潮氣量與體溫成比例下降,體溫16~20℃時出現呼吸暫停;體溫<25℃肺血管緊張度下降,肺血容量增多,肺血管床隨體溫降低而擴張,出現肺水腫和肺出血。
4、 中樞神經系統
低體溫使腦血管收縮、血流量下降,逐漸出現感覺和運動障礙、瞳孔散大、昏迷、體溫降至18~20℃時腦電圖波形消失。
5、 血液系統
隨體溫降低,血細胞比容逐漸增高,血漿容量下降,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紅細胞變形,破碎紅細胞增多,紅細胞表面電荷減少,易發(fā)生凝聚。血氧離曲線左移。體溫<29℃時凝血酶原時間延長,AT-Ⅲ、Ⅶ因子濃度減少、纖溶活性增加發(fā)生凝血障礙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6、 腎功能
隨體溫降低腎血流量減少,導致少尿、無尿、血肌酐增高。
7、 胃腸道
腸蠕動減弱,肝臟解毒功能及星狀細胞吞噬活性降低、白細胞趨化、吞噬及過氧化酶產物的功能明顯降低容易發(fā)生感染,過氧化氫酶濃度下降,腎、心LDH同工酶活性相對增加。
8、 代謝
攝氧和耗氧隨核心溫度平行下降,呼吸商低于正常,核心體溫30℃時,呼吸商降至0.65;葡萄糖代謝率下降,利用減少,易發(fā)生低血糖;組織血流量減少,缺氧致乳酸堆積,產生代謝性酸中毒;呼吸中樞的抑制,使CO2排出減少,出現呼吸性酸中毒。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