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fā)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當人體出現腫瘤時,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某些腫瘤標記物就可能會相應升高。通過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可以在腫瘤普查中早期發(fā)現腫瘤病人,幫助觀察抗腫瘤治療療效以及判斷預后。目前主要發(fā)現的腫瘤標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原125(CA125)、糖原153(CA153)、糖原19-9(CA19-9)、糖原724(CA724)等。
腫瘤標志物在不同的腫瘤有不同的表現,如CEA常出現在腸癌、胃癌;CA19-9常出現在腸癌、胰腺癌;CA153常出現在乳腺癌。所以,醫(yī)生會根據不同的腫瘤檢查不同的標志物。
然而,絕大多數腫瘤標志物不僅存在于惡性腫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因此,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比較差,也就是說假陽性和假陰性率比較高。某些良性疾病如炎癥發(fā)生時,一些腫瘤標志物也可能增加: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時,AFP、CA19-9、CEA等腫瘤標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樣,如果腫瘤標志物在正常范圍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關腫瘤的發(fā)生,如AFP的陽性率僅達75%到90%,也就是說還有10%左右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AFP為陰性。
因此,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志物升高的意義并不大,只有動態(tài)的持續(xù)升高才有意義。如果體檢中發(fā)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志物持續(xù)升高,那么應該提高警惕,但也不順利考試分擔憂,需要進一步通過CT、B超等檢查手段,特別是要通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如果腫瘤標志物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那么緊張了。
總之,各種腫瘤標志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某項指標輕度升高就以為自己患了癌癥,甚至進行抗腫瘤治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而應該提高警惕,做進一步檢查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