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義齒頜位關系的確定頜位關系及模型上(牙合)架是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會涉及的考點,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頜位關系記錄包括垂直關系和水平關系記錄兩部分。
1.垂直頜位關系確定垂直頜位關系即確定垂直距離。垂直距離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時,鼻底至頦底的距離,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離。
(1)確定垂直距離的方法
1)息止頜位法:利用息止頜位的垂直距離減去息止(牙合)間隙的方法。測量息止頜位時鼻底至頦底的距離減去2~3mm,作為咬合垂直距離,上下頜(牙合)托在口內咬合時應達到此垂直距離。
2)面部垂直距離等分法:面部中線上發(fā)跡、眉尖點、鼻底、頦底四點將面部分為高度相等的三部分,此為面部比例三等分法。眼外眥(外眼角)至口裂的垂直距離與鼻底至頦底的距離相等,此為面部比例三等分法。每個人的面部比例不是絕對的,因此,此方法只作為確定垂直距離的參考。
3)面部外形觀察法:天然牙列存在并且咬在正中(牙合)位時,上下唇呈自然接觸閉合,口裂約呈平直狀,口角不下垂,鼻唇溝和頦唇溝的深度合宜,面部下1/3與面部的比例是協(xié)調的,這種面部外形資料可用作確定垂直距離的參考。此外,如果患者有拔牙前咬合位垂直距離的記錄,則可作為無牙頜修復時確定垂直距離的較好的參考。
(2)垂直距離恢復不正確的影響
1)垂直距離恢復得過大表現為面部下1/3距離增大,上下唇張開、勉強閉合上下唇時,頦唇溝變淺,頦部皮膚呈皺縮狀,肌肉張力增加,容易出現肌肉疲勞感??墒寡啦坩战洺L幱谑軌籂顟B(tài),久之可使牙槽嵴因受壓而加速吸收。在說話和進食時可出現后牙相撞聲,義齒容易出現脫位。
2)垂直距離恢復得過小表現為面部下1/3的距離減小,唇紅部顯窄,口角下垂,鼻唇溝變淺,頦部前突。全口義齒戴入口中,看上去患者像沒戴義齒似的,息止間隙偏大,咀嚼時用力較大,而咀嚼效能較低。
2.水平頜位關系確定水平頜位關系即確定正中關系位,正中關系位指下頜髁突位于關節(jié)凹居中,而不受限的生理后位。只有在這個位置,患者才覺得顳下頜關節(jié)不緊張、舒適、咀嚼肌力大,咀嚼效能也高。
(1)哥特式弓(Gothicarch)描記法:確定領位關系時于上下(牙合)托上分別固定描記板和與之垂直的描記針。
(2)直接咬合法:是指利用(牙合)堤及(牙合)間記錄材料,囑患者下頜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
1)卷舌后舔法;
2)吞咽咬合法;
3)后牙咬合法;
4)肌肉疲勞法。
(3)肌監(jiān)控儀法:通過貼在耳垂前方上下約4cm2范圍的皮膚電極作用于三叉神經運動支,使咀嚼肌有節(jié)律地收縮,可使肌肉解除疲勞和緊張,處于自然狀況,對于長期全口無牙并有不良咬合習慣者,經過肌監(jiān)控儀治療,再用直接咬合法,可使下頜自然的退至正中關系位。
中線:參照整個面型確定中線,并畫在(牙合)堤前部唇面,代表面部正中矢狀面所在的位置,作為兩個上中切牙交界的標志線。
口角線:當上下唇輕輕閉攏時,劃出口角在(牙合)托上的位置,口角線也是垂直于(牙合)平面的直線。
唇高線和唇低線:上下(牙合)托在口中就位,囑患者微笑,以蠟刀劃出微笑時上唇下緣和下唇上緣的位置線,上唇下緣在上(牙合)托唇面上形成凸向上的弧線和下唇上緣在下(牙合)托唇面上形成凸向下的弧線。
推薦閱讀:
以上“全口義齒頜位關系的確定頜位關系及模型上(牙合)架考點總結!”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 · 2025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報名確認未通過,還能補交報名材料嗎?
- · 如何高效備考2025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
- · 2024年考生必看!2023年口腔主治醫(yī)師已考要點總結!
- · 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必看高頻考點80個》限時免費領??!
- · 官方!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時間確定!
- · 官方!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時間確定為4月21日!
- · 口腔主治醫(yī)師備考攻略:高效學習方法揭秘
- · 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經驗分享:如何科學備考
- · 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報名確認未通過,還能補交/修改報名材料嗎?
- · 關于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報名,這幾個高頻問題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