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釉細胞瘤的鑒別診斷是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中常出現(xiàn)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匯總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復習掌握。
1、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多房角化囊性瘤常沿頜骨長軸發(fā)展,舌側膨隆明顯,牙根吸收多呈斜面,多房成釉細胞瘤分房大小不一,其房間隔常由軟組織及少量骨性成分組成,角化囊性瘤的分房大小相近,房間隔纖細,完整且較薄。
2、牙源性黏液瘤
分隔較成釉細胞瘤纖細,呈“火焰狀”改變。
3、含牙囊腫
多為單囊,病變內含牙齒僅為牙冠,囊壁附著在冠根交界處,牙根少有吸收。
4、惡性成釉細胞瘤
有時需同成釉細胞瘤鑒別,前者多有腫瘤表面破潰、流膿血、臭味,也可有疼痛,下唇麻木等癥狀。X線片上有成釉細胞瘤的特點,但通常骨缺損較多,尤其牙槽側,或邊界欠清晰。
5、頜骨巨細胞瘤(Ⅰ級)
是一種較少見的頜骨真性腫瘤,和成釉細胞瘤無論在臨床和X線表現(xiàn)上都有相似之處,二者之間易混淆。例如下頜骨后部多見,多為無痛性頜骨膨隆,X線表現(xiàn)可為界線清楚的密度減低影像。但臨床上前者較后者少見,年齡更年輕,大部分發(fā)生于20歲以下。X線片上,組織學上歸類為Ⅰ級的巨細胞瘤往往呈界線較清楚的密度減低區(qū),屬Ⅱ或Ⅲ級者邊緣常不夠清楚,甚至呈蟲蝕狀,周圍骨無硬化改變。
6、其他
臨床上骨外/外周型成釉細胞瘤常與口腔黏膜細胞癌、纖維型牙齦瘤鑒別較難,但前者具有與頜骨內成釉細胞瘤相同的病理特征。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各位口腔主治醫(yī)師考生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