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希菌屬的致病性及臨床意義是什么?快來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吧!
致病因素:侵襲力、內毒素、腸毒素。
腸道外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最常見。
還有菌血癥,膽囊炎,腹腔膿腫,肺炎、新生兒腦膜炎、傷口感染、腹瀉。
內毒素還可引起發(fā)熱、休克、DIC等。
腸道感染
病原群 | 臨床表現 |
腸產毒性大腸埃希菌ETEC | 霍亂樣腸毒素腹瀉(水瀉) |
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 | 嬰兒腹瀉 |
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EIEC | 痢疾樣腹瀉(黏液膿血便) |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EHEC 又稱 產志賀樣毒素大腸埃希氏菌 (SLTEC或UTEC) | 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腸炎和溶血性尿毒綜合征(HUS):嚴重的腹痛、痙攣,反復出血性腹瀉,伴發(fā)熱、嘔吐等;嚴重者可發(fā)展為急性腎衰竭 |
腸黏附性大腸埃希菌EAggEC | 腹瀉 |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臨床檢驗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