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胞中的酶進入血液的途徑:
一種如血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中的酶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不經(jīng)過稀釋就直接進入血液。
第二種途徑,細胞酶既和組織間隙也和血液直接相接觸。如肝脾,它們釋放的酶很快直接入血,另有小部分進入組織間隙。
第三種途徑,大多數(shù)組織或器官中,由于存在著結構致密的毛細血管,所釋放的酶大部分進入組織液。除一小部分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外,主要經(jīng)由淋巴系統(tǒng)進入血液。由于血液只占細胞外液的20%,淋巴液和血液一天交換量可達50%-100%,其結果通過此途徑進入血液的酶量不僅增高程度較低,在血中出現(xiàn)增高時間也較遲。臨床醫(yī)師不能忽視淋巴系統(tǒng)對血清酶濃度的影響。在一組動物實驗中,單純肌肉損傷加以固定,血中酶濃度變化不大;如加上被動運動,則AST明顯升高;如移去實驗動物胸導管,即使有被動運動,AST也不升高。
有作者認為在壞死病變時血中線粒體酶很少達到像胞質酶這樣高的程度,也是因為壞死病灶無淋巴液或很少淋巴液流動,這樣大量線粒體酶堆積在壞死區(qū),只有少部分壞死邊緣區(qū)酶通過淋巴進入血液。劇烈運動后血中酶升高與其說是由于細胞損傷引起,還不如說與酶在不同體液中重新分布有關。首先運動引起血壓升高,血漿容量減少,血液濃縮;更重要的是運動加速了淋巴液回流入血,大量組織液中酶進入血液。因此即使細胞中酶無明顯釋放入血,血液酶濃度也可增高。
不同入血途徑還可引起別一種差異,通過第三途徑入血的往往是一些分子量小的單純酶蛋白,通過前兩種途徑入血的不僅有單純酶蛋白、大分子量的酶多聚體和抗體的復合物,乃至一些和細胞碎片結合的酶都易進入血液,臨床上所觀察的巨酶血癥常與肝病有關,可能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