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臨床化學協(xié)會(IFCC)提出:常規(guī)方法應具有實用性和可靠性兩方面的性能指標,至于某一項具體分析方法所應具有的性能標準,可由臨床化學家根據(jù)采用這一試驗的目的決定。
(一)實用性
一般應具備:①微量快速能便于急診,適合成套項目分析。②費用低廉,包括勞動力與試劑、設備及一般管理費用等。③方法簡便。④應用安全可靠。
(二)可靠性
一般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和準確度,以及較大的檢測能力。①精密度,變異系數(shù)(CV%)一般應小于5%.②準確度與特異性,準確度是指測定值與“真值”的符合程度。一般偏差系數(shù)(CB)應小于5%.特異性是指只對待測物質起化學反應,不與其它結構類似的化合物發(fā)生反應。③檢測能力,即“檢測限度”,或“檢出限”。檢出限通常是指能與適當?shù)?ldquo;空白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讀數(shù)相區(qū)別的待測物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