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對制度是初級護師考試大綱所包含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查對制度是護理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包括醫(yī)囑查對制度;服藥、注射、輸液、處置查對制度;輸血查對制度;飲食查對制度;手術室查對制度;急、門診輸液室護理查對制度等。對于查對制度,許多護士都知道查對的重要性。什么叫“三查七對”,來醫(yī)院實習沒有幾天的護生,都能倒背如流,更不用問在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們。既然查對制度已經銘刻在每一位護士的腦海里,可是,在實踐工作中,為什么又出現(xiàn)查對的錯誤呢?
例子1:給病人測量血壓,卻測量到的是病人陪人的血壓,為什么?
一天,上責任班的小李去幫病人測量3PM的血壓,她像往常一樣將下午需要測量血壓病人的床號姓名抄寫在一張紙上,扛著一個電子血壓計,按照病人床號的順序逐一地測量。在每次測量病人血壓時,她都認真地查對床號,并喊病人的名字。在測量28床病人血壓時,她也常規(guī)地叫病人名字,在病床上躺著休息的人,也回應了她。因為病人的回應,就正常地給予測量血壓。結果,躺在病床上休息的人,不是28床是病人,是28床病人的陪人。真正的病人,護工送去做CT檢查沒有回來。此病人是位患有高血壓引起鼻子出血的病人。幸好發(fā)現(xiàn)及時,病人回來后,立即補給測量血壓,避免不良后果發(fā)生。
例子2:抽血出現(xiàn)差錯
一天,上大夜班的小張,跟上小夜班的護士進行床頭交接班后,就查對第二天早上需要抽血的病人,她認真地查對各化驗單與抽血的管子是否相符,并按照病人床號的順序排列在細管架上。小張是小兒科的護士,小兒科病人抽血是在治療室進行的。第二天早上六點鐘,小張就逐一地通知病人來治療室抽血。在給每位病人抽血前,她都認真地查對床號,并喊病人的名字,在得到病人回復后,才給予抽血。到了給29床病人抽血時,她也常規(guī)地查對地床號并喊病人名字,結果還是抽錯了血,把32床的病人當成29床的病人抽血了。29床病人和32床病人都有抽血,只是抽血檢查的項目不同。檢驗報告單回來了,32床病人是有嚴重貧血的病人,醫(yī)生報檢驗結果報告給29床病人家屬。將需要抽血檢查貧血的32床病人,卻沒有得到檢查。等到大家發(fā)現(xiàn)結果弄錯后,29床病人家屬很不舒服,要求醫(yī)院賠償其精神損失費。
為什么查對之后,依然出現(xiàn)差錯呢?原因分析:結果還是沒有認真查對。雖然,我們已經喊了名字,很多時候,病人是在糊里糊涂中,在不清醒狀態(tài)中回復了我們,我們得到回答后,就確認他就是該病人,結果出現(xiàn)差錯了。整改措施:為了防止這類似問題發(fā)生,我們醫(yī)院采用反問病人的形式,來確認病人。如在給病人治療及護理時,先詢問病人你叫什么名字,在得到確認后,再給病人進行治療及護理。在實踐中,有些病人很不適應我們這樣的詢問,為了尊重病人,醫(yī)院也開展了文明禮貌規(guī)范化服務。在工作中,我們都很委婉地告訴病人,說:你好!我現(xiàn)在準備進行治療及護理,想跟你核對一下名字,請問你叫什么名字?這樣病人很樂意地告訴你他叫什么名字。我們在得到確認后,再給病人進行治療及護理。這樣就可以杜絕差錯事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