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瀵偓閸欐垼鈧拑绱�北京正保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閼昏鐏夐悧鍫熸拱閿涳拷8.6.13

鐎瑰宕滈悧鍫熸拱閿涳拷8.6.13

鎼存梻鏁ゅ☉澶婂挤閺夊啴妾洪敍锟�閺屻儳婀呴弶鍐 >

APP:闂呮劗顫嗛弨璺ㄧ摜閿涳拷閺屻儳婀呴弨璺ㄧ摜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初級護師 > 輔導精華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和生理特點

2012-02-01 16:05 醫(yī)學教育網
|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及生理特點是護師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及生理特點包括心臟的胚胎發(fā)育,胎兒血液循環(huán)和出生后的改變,正常各年齡小兒心臟、心率、血壓的特點。

  一、心臟的胚胎發(fā)育

  胚胎第2周開始形成原始心臟,原始心臟是一個縱直管道,由外表收縮環(huán)把它分為三部分,由后向前為心房、心室和心球。第4周開始有循環(huán)作用,第8周房室中隔完全形成,即成為具有4腔的心臟。動脈總干以后被分隔形成主動脈和肺動脈。主動脈向左后旋轉并與左心室相連;肺動脈向右前旋轉并與右心室相連。

  心臟胚胎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是在第7~8周,在此期間如受到某些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的影響,易引起心血管發(fā)育畸形。

  二、胎兒血液循環(huán)和出生后的改變

 ?。ㄒ唬┱L旱难貉h(huán)胎兒時期的營養(yǎng)和氣體交換是通過臍血管和胎盤與母體之間以彌散方式進行交換的。來自胎盤含氧較高的血液,經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在肝臟下緣分為兩支:一支人肝與門靜脈吻合;另一支經靜脈導管人下腔靜脈,與來自下半身的靜脈血混合,流人右心房,此混合血(以動脈血為主)進入右心房后,大部分經卵圓孔流入左心房,再經左心室流入升主動脈,主要供應心臟、腦和上肢(上半身),小部分流入右心室。從上腔靜脈回流的來自上半身的靜脈血從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后,由于胎兒肺臟無呼吸功能,肺血管阻力高,故只有小部分進入肺動脈,大部分進入右心室的血液經動脈導管流人降主動脈(以靜脈血為主),供應腹腔器官和下肢(下半身),最后經臍動脈回至胎盤,再次進行營養(yǎng)和氣體交換。由此可見胎兒期供應上半身的血氧含量遠比下半身為高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正常胎兒血液循環(huán)特點:

  (1)營養(yǎng)和氣體交換是通過臍血管和胎盤與母體之間以彌散方式進行的。

 ?。?)胎兒體內各部位大多為混合血,含氧程度不同:肝臟含氧最豐富,心、腦和上肢次之,而腹腔臟器和下肢含氧量最低。

 ?。?)靜脈導管、卵圓孔、動脈導管是胎兒血液循環(huán)的特殊通道。

  (4)胎兒時期左、右循環(huán)系統(tǒng)都向全身供血,肺無呼吸,故只有體循環(huán)而無有效的肺循環(huán)。

 ?。ǘ┏錾笱貉h(huán)的改變

  1.臍一胎循環(huán)終止出生后由于臍帶結扎,臍一胎循環(huán)終止,新生兒呼吸建立,在肺臟開始進行氣體交換。由于肺的擴張,肺循環(huán)壓力降低,臍血管于生后6~8周完全閉鎖形成韌帶。

  2.卵圓孔關閉由于胎盤血液循環(huán)中止,臍靜脈不再有血液流人右心房,肺臟開始氣體交換后建立了肺循環(huán),從右心室流人肺內的血液增多,以致從肺靜脈流人左心房的血量增多,左心房壓力增高,當超過右心房壓力時,卵圓孔瓣膜發(fā)生功能上的關閉。到生后5~7個月,解剖上大多閉合。

  3.動脈導管關閉由于肺循環(huán)壓力降低和體循環(huán)壓力升高,右心室血流經肺動脈人肺進行氣體交換,而不再經動脈導管,使流經動脈導管內的血流逐漸減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性關閉。另外,還因動脈血氧含量增高,致使動脈導管平滑肌收縮,故導管逐漸閉合。80%嬰兒于生后3~4個月、95%嬰兒于生后l年內形成解剖上關閉。

  三、正常各年齡小兒心臟、心率、血壓的特點

 ?。ㄒ唬┬呐K大小和位置小兒心臟體積相對地比成人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重量與體重的比值下降。小兒心臟在胸腔的位置隨年齡而改變。新生兒和<2歲嬰幼兒的心臟多呈橫位,心尖搏動位于左側第4肋間、鎖骨中線外側,心尖部主要為右心室。3~7歲心尖搏動已位于左側第5肋間、鎖骨中線處,心臟由橫位轉為斜位,左心室形成心尖部。7歲以后心尖位置逐漸移到鎖骨中線以內0.5~1cm.

  (二)心率由于小兒新陳代謝旺盛和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故心率較快。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慢,平均每分鐘新生兒120~140次;1歲以內110~130次;2~3歲100~120次;4~7歲80~100次;8~14歲70~90次。進食、活動、哭鬧和發(fā)熱可使心率加快,因此,應在小兒安靜或睡眠時測量心率和脈搏。

 ?。ㄈ┭獕盒河捎谛牟隽枯^少,動脈壁的彈性較好和血管口徑相對較大,故血壓偏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可逐漸升高。新生兒收縮壓平均60~70mmHg(8.0~9.3kPa);1歲70~80mmHg(9.3~10.7kPa);2歲以后收縮壓可按公式計算,收縮壓(mmHg)=年齡×2+80mmHg.收縮壓的2/3為舒張壓。收縮壓高于此標準20mmHg(2.7kPa)為高血壓;低于此標準20mmHg為低血壓。下肢的血壓比上肢約高20mmHg.嬰兒期下肢血壓較上肢低。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4初級護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預告】內科護理學高頻考點:慢性腎小球腎炎
【免費直播】2021初級護師考試內科護理學高頻考點:慢性腎小球腎炎

直播時間:2月2日19:30

嘉賓:安欣老師

針對人群:21初級護師考生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