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拼音名】ZǐXuěHuā
【別名】謝三娘、紅謝三娘、紅花丹、銀絲矮陽陀、小散血、紫花蕨、紅地三娘
【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花丹科植物紫花丹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lumbagoindicaL.[P.rosea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段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5-2m.直立或攀援狀。莖綠色,無毛。葉互生;葉柄基部無耳;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2-8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或鈍,罕近寬楔形,驟然縮細(xì)成一短柄,全緣。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5-30cm;花序軸無毛,在花期不斷伸長,無頭狀腺體;苞片短于花萼;花萼圓筒狀,紅色,頂端5裂,具5棱,有腺毛;花冠高腳碟狀,紅色或紫紅色,筒長約2.5cm,先端5裂;雄蕊5,與花冠裂片對生,花藥藍(lán)色;花柱異長合生,下部被上升的毛,長柱型的花柱伸于花冠喉部之外,短柱型的花柱內(nèi)藏,子房小。蒴果蓋裂?;ㄆ?1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有栽培或逸生。廣泛分布于亞洲熱帶地區(qū)。
【化學(xué)成份】地上部分含有白花丹素(plumbagin),6-羥基白花丹素(6-h(huán)ydroxyplumbagin),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1].
【藥理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產(chǎn)婦內(nèi)服可加強(qiáng)子宮收縮。礬松素有抑制心臟及舒張動(dòng)脈而引起血壓下降的作用,對兔的致死量約0.01g/kg.
【性味】辛;苦;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破血通經(jīng);消腫止痛;祛風(fēng)條蟲。主治痛經(jīng);閉經(jīng);風(fēng)濕痹痛;跌打扭傷;癰腫瘡毒;疥瘡濕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陸川本草》: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1.《陸川本草》:破血,止痛,通調(diào)月經(jīng)。治月經(jīng)閉止,經(jīng)期腹痛,濕癬,潰瘍。 2.《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風(fēng)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