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中醫(yī)鄉(xiāng)鎮(zhèn)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相關(guān)內(nèi)容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發(fā)病的原因,主要是傷腎、郁怒傷肝造成的肝腎陰陽虧損,所以治療疾病的同時,患者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xí)慣以及一個好心情。
標本兼治是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病的基本原則,治療方法可分為治標、治本兩大類;另外,中醫(yī)講究辨證,在標本兼治的原則基礎(chǔ)上,根據(jù)每個不同患者實際情況,辨證用藥。
一、標本兼治法則
(1)治“標”法則
治標法則針對高血壓病的表象,緩解高血壓病的癥狀,一般用于高血壓病早期的治療,也可貫通于該病的各個階段??梢詥为殤?yīng)用,但常與治本法則聯(lián)用。治標法則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①平肝潛陽法:平熄肝陽,緩解高血壓病交感神經(jīng)亢奮的癥候群,用于肝陽上亢型。常用的方劑有天麻鉤藤飲、龍膽瀉肝湯等。
②祛痰化濕法:平肝化痰,和胃化濕。適用于痰濕阻絡(luò)型,尤其是偏于肥胖者,常用方劑有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③寧心安神法:此法以寧心安神為主,必要時可佐以重鎮(zhèn)安神之晶。適用于高血壓病早期患者,在其他癥型中出現(xiàn)心悸不寧等興奮之癥時亦可選用。常用方劑有天王補心丹、知柏地黃丸、朱砂安神丸等。
④活血化瘀法: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黏滯度,改善血小板功能,類同于高血壓病應(yīng)用鈣通道阻滯劑等擴張血管藥物的作用。適用于高血壓病血瘀癥。常用方劑以血府逐瘀湯為代表,可加用丹參、澤蘭等活血化瘀之品。
(2)治“本”法則
主要是調(diào)治陰陽,使之平衡。
①滋補肝腎法:適用于肝腎陰虧而致肝陽上亢型,以陰虛為主的高血壓病,多見于高血壓病中晚期。常用方劑為六味地黃丸、一貫煎等。
②陰陽兩補法:主治陰陽兩虛,適用于長期高血壓病者,多為高血壓病晚期,常用方劑為大補元煎、濟生腎氣丸等。
③調(diào)攝沖任法:適用于更年期婦女,常用方劑為二仙湯。
二、具體中醫(yī)辨證治療與藥用方法
風(fēng)火上擾型: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少寐多夢,口苦,舌紅,脈浮弦。
藥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5克,鉤藤20克,生石決明30克,川牛膝12克,桑寄生12克,杜仲12克,山梔子10克,黃芩10克,朱茯神30克,夜交藤20克,夏枯草15克,龍齒30克。中成藥可用天麻鉤藤顆粒8克,每天3次;牛黃降壓丸一丸,每天3次。
肝火上炎型:頭暈且痛,目赤口苦,胸脅脹滿,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膩,脈弦。
藥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2克,生地黃12克,當歸12克,柴胡10克,澤瀉12克,車前子15克,木通12克,黃芩10克,茯苓30克,靈磁石30克。中成藥可用龍膽瀉肝丸6克,每天3次。
痰濁上蒙型:眩暈而見頭重如蒙,視物旋轉(zhuǎn),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胖大,有齒痕,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滑。
藥用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加減:半夏10克,白術(shù)12克,天麻15克,陳皮10克,茯苓30克,甘草6克,瓜蔞12克,枳實12克,竹茹12克。中成藥可用半夏天麻丸6克,每天3次。
氣血虧虛型:眩暈動則加劇,勞心太過則加重,面色白,唇甲不華,發(fā)色不澤,心悸少寐,神疲懶言,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藥用歸脾湯加減:黃芪30克,白術(shù)12克,茯神15克,龍眼肉12克,酸棗仁30克,黨參15克,炙甘草6克,當歸12克,遠志10克,木香10克,枸杞子12克,龜板膠12克,生地黃12克。中成藥可用歸脾丸9克,每天3次。
肝腎陰虛型:頭暈眼花,耳鳴,眼干澀,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足跟痛,夜尿頻,精神萎靡,記憶減退,腰膝酸軟,遺精陽痿,舌淡,苔白,脈沉或脈弱。
藥用左歸丸加減:熟地黃12克,山藥15克,山萸肉12克,菟絲子12克,枸杞12克,川牛膝12克,鹿角膠10克,龜板膠12克,白芍12克,旱蓮草12克。中成藥可用杞菊地黃口服液10毫升,每天3次;心腦疏通膠囊兩粒,每天3次。
血瘀阻竅型:眩暈頭痛,心悸怔忡,耳鳴耳聾,胸悶胸痛,舌暗有瘀斑脈澀或細澀。
藥用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12克,川芎12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老蔥10克,郁金12克,菖蒲12克,黃酒適量。中成藥可用松齡血脈康膠囊1.5克,每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