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水楊酸類
水楊酸類(salicylates)是應用最早的NSAIDs,臨床使用最為廣泛和持久的為阿司匹林(aspirin),又稱乙酰水楊酸(acetylsalicylic acid).
Aspirin
【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1.解熱鎮(zhèn)痛 Aspirin具有顯著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能使發(fā)熱者的體溫降低到正常,而對體溫正常者一般無影響.其鎮(zhèn)痛作用對輕,中度體表疼痛,尤其是炎癥性疼痛有明顯療效.臨床常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偏頭痛,牙痛,神經痛,關節(jié)痛,肌肉痛和痛經等.
2.抗風濕 Aspirin在使用最大耐受劑量(3 4g/d)下有明顯的抗炎,抗風濕作用,能使急性風濕熱患者在用藥后24 48h內臨床癥狀緩解,血沉下降,因此常作診斷性用藥和治療;也能明顯減輕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炎癥和疼痛.
3. 抗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關.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和前列環(huán)素(PGI2)誘導血小板的聚集.血小板內存在COX-1和TXA2合成酶,能催化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形成TXA2.Aspirin能與COX-1氨基酸序列第530位絲氨酸共價結合,通過乙?;豢赡嫘砸种屏薈OX-1的活性,干擾了TXA2的生物合成,進而使血小板和血管內膜TXA2生成減少.因此小劑量aspirin可用于預防和治療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硬化性疾病.
【體內過程】Aspirin本藥口服后迅速從胃腸黏膜吸收.在吸收過程中其分子中的酯鍵易被腸黏膜,肝臟和紅細胞中的酯酶水解,血中主要以salicylic acid形式存在,并主要以此形式分布到全身各組織器官.Salicylic acid血漿蛋白結合率約85%,主要經肝臟代謝,由腎臟排泄.原形水楊酸占占10%,排泄速度和量與尿液pH有關,在堿性尿時,可排出85%,但在酸性尿時,僅排出5%.因此服用NaHCO3堿化尿液可以大大加快其排泄速度.
【不良反應】
本藥在短期應用一般解熱鎮(zhèn)痛劑量時不良反應較少.但在應用較大劑量(抗風濕治療)和長期應用時,則有一定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 口服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同時胃腸黏膜存在COX-1,催化PGs形成,后者對胃腸黏膜有保護作用.Aspirin抑制COX-1,干擾PGs(主要為PGE2)合成,降低胃黏膜的保護功能.抗風濕劑量aspirin可刺激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qū)興奮而引起惡心和嘔吐.飯后服用本藥可減輕胃腸道反應.
2.過敏反應 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為蕁麻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皮膚黏膜過敏反應.罕見過敏性休克和"aspirin哮喘".據(jù)研究認為哮喘的發(fā)生與本藥抑制了COX,進而抑制了PGE合成有關,PGE對支氣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對抗組胺所引起地支氣管收縮.此外,COX的抑制使脂氧酶活性相對升高,白三烯合成增加.白三烯是致哮喘過敏反應的重要介質.
3.凝血障礙 本藥在一般劑量下長期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使出血時間延長.大劑量可抑制肝臟合成凝血酶原.
4.水楊酸反應 為本藥過量時出現(xiàn)的中毒反應,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耳鳴,視力障礙,出汗,精神恍惚,惡心,嘔吐等,甚至出現(xiàn)驚厥和昏迷.應靜脈滴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加快本藥從尿中排出.
【藥物相互作用】
①Aspirin與香豆素類抗凝藥,磺酰脲類降糖藥,enninrbital,sodium phenytoin及glucocorticoids等合用,因發(fā)生與血漿蛋白結合的置換作用,能增強上述藥物的作用,如延長出血時間,低血糖反應,誘發(fā)潰瘍等;② Aspirin因妨礙methotrexate從腎小管分泌而增強其毒性,與furosemide合用,可競爭腎小管分泌系統(tǒng)而使水楊酸排泄減少造成蓄積中毒;
③ aminophylline或其他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可降低aspirin療效;酸性藥物可使水楊酸鹽的血藥濃度增加;④ Aspirin與ibuprofen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時,可使后者的血藥水平明顯降低,胃腸道不良反應增加.
Aspirin-dl-lysine為aspirin與賴氨酸制成的復鹽,0.9 g相當于0.5 g的aspirin.其水溶性大,可制成注射劑.不僅起效快,作用強,而且避免了口服給藥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靜脈注射同等劑量比aspirin的鎮(zhèn)痛效果強4 5倍,可用于鎮(zhèn)痛和解熱.該品肌內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低于靜脈注射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