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 > 輔導精華

止血藥-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藥學輔導

2013-01-17 11:3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止血藥是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藥學考試需要了解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以便廣大考生參考學習。

大薊:苦甘涼,歸心肝經。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小薊:苦甘涼,歸心肝經。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地榆:苦酸畏寒,歸肝胃大腸經。

涼血止血,解讀斂瘡。

槐花:苦微寒,歸肝大腸經,

涼血止血,清肝明目。

側柏葉:苦澀,微寒,歸肺大腸經。

涼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茜草:苦寒,歸肝經。

涼血止血,活血祛瘀。

蒲黃:甘平,歸肝心經。

收斂止血,祛瘀止痛。

白及:苦甘澀,微寒,歸肺胃肝經。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仙鶴草:苦澀平,歸肺肝脾經。

收斂止血,止痢殺蟲。

棕櫚炭: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

收斂止血。

血余炭:苦澀平,歸肝胃膀胱經。

收斂止血,化淤利尿。

炮姜:苦澀溫,歸脾肝經。

溫經止血,溫中止痛。

艾葉:苦辛溫,歸肝脾腎經。

溫經止血,散寒調經。

活血祛瘀藥:

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延胡索:辛苦溫,歸肝脾心經。

活血行氣止痛。

郁金:辛苦寒,歸肝膽心經。

活血行氣止痛,清心開竅,利膽退黃,涼血止血。

姜黃:辛苦溫,歸肝脾經。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乳香:辛苦溫,歸肝心脾經。

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沒藥:苦辛平,歸心肝脾經。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五靈脂:苦咸甘溫,歸肝經。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

活血化瘀,涼血消癰,安神。

虎杖:苦寒,歸肝膽肺經。

活血止痛,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祛痰止咳。

紅花:辛溫,歸心肝經。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有小毒。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益母草:苦辛微寒,歸肝心膀胱經。

活血調經,利水消腫。

牛膝:苦甘酸平,歸肝腎經。

活血通經,補益肝腎,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雞血藤:苦甘溫,歸肝經。行血補血,舒經活絡。

蟄蟲:咸寒,歸肝經,有小毒。

破血逐瘀,續(xù)經接骨。

砒石:0.002-0.004

雄黃:0.05-0.1

巴豆:0.1-0.3

甘遂:0.5-1

鴉膽子:0.5-2

川烏:1.5-3

雷公藤:10-25(煎)

雷丸:6-15

牛黃:入丸散,0.2—0.5克

麝香:入丸散,0.06—0.1克,不宜入煎劑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沖服,0.3—1克,忌火煅

羚羊角:磨汁或研粉服,0.3—0.6克,煎服,1—3克

巴豆:內服劑量,0.1-0.3g;

題庫小程序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張鈺琪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 《方劑學》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