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答疑周刊 > 正文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3年第15期

2013-01-18 15:13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1對此電解質(zhì)紊亂的治療是

A.補鉀

B.利尿

C.給予高滲鹽水

D.給予低滲鹽水

E.給予等滲鹽水

【答案】A

【解析】血清鈉的正常值:135~145mmol/L,題中患者血清鈉136mmol/L,故不低。

低滲性缺水:水和鈉同時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鈉,血清鈉低于正常范圍,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tài)。機體減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腎小管內(nèi)的再吸收減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但細胞外液量反更減少。組織間液進入血液血環(huán),雖能部分地補償血容量,但使組織間液的減少更超過血漿的減少。面臨循環(huán)血量的明顯減少,機體將不再顧及到滲透壓而盡量保持血容量。腎素-醛固酮系統(tǒng)興奮,使腎減少排鈉,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故尿中氯化鈉含量明顯降低。血容量下降又會刺激垂體后葉,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導致少尿。如血容量下降又會繼續(xù)減少,上述代償功能不再能夠維持血容量時,將出現(xiàn)休克。這種因大量失鈉而致的休克,又稱低鈉性休克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題中患者血清鈉正常,故可排除低鈉及低滲性脫水。

2女性,62歲,左下腹隱痛伴黏液膿血便6個月余入院,CT檢查示癌腫直徑4cm,侵及漿膜層,腹腔淋巴結無腫大。其診斷為結腸癌,Dukes分期為

A.A期

B.B期

C.C1期

D.C2期

E.D期

【答案】B

【解析】大腸癌臨床病理分期如下:

Ⅰ期(DukesA期):癌腫浸潤深度未穿出肌層,且無淋巴結轉移。

Ⅰ0期(A0期)——病變限于黏膜層。

Ⅰ1期(A1期)——癌侵及黏膜下層。

Ⅰ2期(A2期)——癌侵及腸壁肌層。

Ⅱ期(DukesB期):癌已達漿膜或腸外鄰近組織,但無淋巴結轉移。

Ⅲ期(DukesC期):已有淋巴結轉移。

Ⅲ1期(C1期)——腸旁或近腸側系膜淋巴結轉移。

Ⅲ2期(C2期)——系膜動脈切斷處淋巴結轉移。

Ⅳ期(DukesD期):包括所有因病灶廣泛浸潤、或遠處臟器(肝、肺、骨等)轉移、或遠處淋巴結(如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或腹膜廣泛種植播散而不能完全切除或無法切除者。

3女性,55歲,1個月前發(fā)現(xiàn)右乳外上象限有一3cm×2cm質(zhì)硬腫塊,邊界不清,與周圍皮膚粘連,右腋可捫及兩枚質(zhì)硬淋巴結,無痛,診斷為乳腺癌。若腫塊基底部固定,應行手術方式為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A.乳腺癌根治術

B.乳腺癌擴大根治術

C.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D.全乳房切除術

E.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

【答案】A

【解析】乳腺癌的改良根治術包括兩種術式:一種是,保留胸大肌的佩蒂手術;另一種是,保留胸大肌及胸小肌的auchincloss手術。其理論基礎是:對霍爾斯特德的“淋巴穿透”理論的否定,從而為胸大肌未受侵害的患者保留胸肌提供了理論基礎;這種方法同樣能清除腋窩和胸肌處的淋巴結;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表明,乳腺癌即使在早期或亞臨床階段,也可經(jīng)過血道轉移而發(fā)生全身轉移,并不一定經(jīng)過淋巴轉移;手術切除未受影響的淋巴結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反而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臨床研究證明,在乳腺癌ⅰ、ⅱ期患者中,行乳腺癌根治術者與行改良根治術者相比,其術后生存率和局部復發(fā)率,并沒有顯著差異;保留了胸肌,部分保留了上肢的功能;綜合治療的應用,擴大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應用范圍;診斷技術的提高,使乳腺癌晚期患者明顯減少。目前,改良根治術主要用于臨床ⅰ、ⅱ期的患者,尤其病灶位于乳房的外側、腋窩處淋巴結無轉移者。題干中描述右腋可捫及兩枚質(zhì)硬淋巴結,說明有淋巴結的轉移,故不選C.

根據(jù)題干描述,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手術即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乳腺癌根治術(radicalmastectomy):手術應包括整個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窩及鎖骨下淋巴結的整塊切除。有多種切口設計方法,可采取橫或縱行梭形切口,皮膚切除范圍一般距腫瘤3cm,手術范圍上至鎖骨,下至腹直肌上段,外至背闊肌前緣,內(nèi)至胸骨旁或中線。該術式可清除腋下組(胸小肌外側)、腋中組(胸小肌深面)及腋上組(NIIJ,肌內(nèi)側)三組淋巴結。

4關于直腸肛管周圍膿腫手術治療,錯誤的說法是

A.肛門周圍膿腫應在波動明顯處做與肛門平行的弧形切口,必要時可對口引流

B.切口應距肛緣3~5cm

C.肛門周圍膿腫手術可在局麻下進行

D.膿腫切開前應先穿刺抽膿證實

E.切口應足夠長,可用手指探查膿腔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答案】A

【解析】少數(shù)肛周膿腫用抗生素,熱水坐浴及局部理療等可以消散,但多數(shù)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有兩種方式。

(一)單純性膿腫的治療:可在截石位或側臥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膿腫部位做放射狀切口,放出膿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膿腔大小,分開其間隔。必要時將切口邊緣皮膚切開少許,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紗條放入膿腔做引流。

(二)膿腔與肛瘺相通的膿腫:可在切開膿腫后,用探針仔細檢查內(nèi)口,然后切開瘺管,適當切除皮膚和皮下組織,內(nèi)口周圍組織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暢。如內(nèi)口較深,瘺管通過肛管括約肌,可采用掛線療法。以上手術優(yōu)點是膿腫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瘺。但在急性炎癥中,找內(nèi)口有困難時,不應盲目尋找,以免炎癥蔓延或形成假道,僅做切開排膿,待形成肛瘺后,再做肛瘺手術。二期手術優(yōu)點是效果準確,治愈率高。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3年第15期(word版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