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口腔醫(yī)學知識 > 口腔外科 > 其他 > 正文

蝶骨的組成部分

2013-04-27 15:04 醫(yī)學教育網
|

蝶骨(sphenoidbone):位于顱底中部,由蝶骨體、小翼、大翼和翼突四部分構成。

蝶骨前面觀

(一)蝶骨體:居蝶骨中部,體內有空腔稱為蝶竇。體上面為蝶鞍,蝶鞍中部有凹陷的垂體窩。

(二)小翼:為成對的三角形骨板,構成顱前窩的后部,也是眶頂的一部分,其外側端尖細;內側端以上、下兩根與蝶骨體前上部相連,兩根間為視神經孔,有視神經和眼動脈通過。

(三)大翼:由蝶骨體向兩側伸出的較大三角形骨板,先向外然后轉而向前上。大翼有四個面:

1.大腦面:近體處的前內側有圓孔,向前通翼腭窩,三叉神經的上頜神經由此出顱;圓孔的后外側為卵圓孔,向下通顳下窩,為三叉神經的下頜神經出顱處;再向后外側有棘孔,腦膜中動脈由此入顱。

2.顳面:構成顳窩的一部分,其下界為顳下嵴。

3.顳下面:位于顳下嵴內側,構成顳下窩的上壁;顳下面與顳下嵴均為翼外肌上頭的起始處,在顳下面亦可見卵圓孔和棘孔。顳下面的后端有突向下方的蝶骨角棘(蝶嵴),為蝶下頜韌帶的起點。

4.眶面:構成眶的外側壁,眶面下緣與上頜骨體眶面后緣之間的裂隙,為眶下裂的一部分。翼腭窩借眶下裂與眶腔相通,主要有眶下動脈、上頜神經及眼下靜脈經過。蝶骨大、小翼之間的裂隙為眶上裂,有動眼、滑車、外展神經、三叉神經的眼神經及眼上靜脈通過。

蝶骨后面觀

(四)翼突:為一對從蝶骨體和大翼連接處伸向下方的突起,由翼突外側板和翼突內側板構成。內、外側板的前上部融合,下部分離形成翼切跡,與腭骨錐突連接。兩板間窩稱為翼突窩,為翼內肌的起始處。

翼突外側板寬而薄,其外側面朝向前外側,構成顳下窩的內側壁,為翼外肌下頭的起始處,亦作為上、下頜神經阻滯麻醉定位的骨性標志。翼突內側板窄而長,其下端較尖并彎向外下方,形成翼鉤(翼突鉤),有腭帆張肌腱呈直角繞過。腭裂手術時,常將翼鉤鑿斷以減少腭帆張肌的張力,以利于組織減張縫合。

翼突上部前面與上頜體后面間的裂隙稱翼突上頜裂,頜內動脈的末段經此裂進入翼腭窩;翼突下部前面與上頜骨體下部后面相接,形成翼突上頜縫,又稱翼頜連接。

醫(yī)師資格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師鴻儒全面講解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直播時間:11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鴻儒

直播主題: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全面講解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