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同名方約有29首,現(xiàn)選《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并治方。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各三兩。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組成】
人參6克(現(xiàn)用黨參)、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術(shù)12克。
【主治】
脾胃虛寒證,癥見腹痛、池瀉清稀、嘔吐、不渴、或腹?jié)M食少、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緩。
【正文】
用法:水煎服,也可煉蜜為丸。
功能: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方解:本方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常用方劑。方中以干姜溫運中焦,祛散寒邪,恢復脾陽,為主藥;輔以人參補氣健脾,振奮脾胃功能;佐以白術(shù)健脾燥濕;使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而兼補脾和中,合用具有溫中祛寒醫(yī)學|教育網(wǎng),補益脾胃的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補益脾胃的作用,是一溫補的方劑,適用于中焦虛寒所致之各種病證。以脈象沉細或遲緩,舌淡苔白滑,溲清便溏,畏寒肢冷為辯證要點。
2.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虛寒證。寒多者以干姜為主藥醫(yī)學|教育網(wǎng);虛多者以人參為主藥;虛寒俱甚者,則參、姜皆為主藥。如泄瀉較頻,方中白術(shù)改用土炒,以增加澀腸止瀉的作用。如虛寒較甚,而見面色?白,手足不溫,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以加強溫陽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其補陽祛寒之力更大。
3.本方用于中焦虛寒,如慢性胃炎、潰瘍病、慢性結(jié)腸炎、胃下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