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食療本草》
【拼音名】Rán Shé Ròu
【英文名】Python
【別名】蟒蛇 、蟒、王蛇、南蛇、埋頭蛇、王字蛇、琴蛇
【來源】
藥材基源:為蟒科動物蟒蛇除去骨臟及皮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Schlegel
采收和儲藏:夏、秋兩季,捕殺蟒蛇時用繩縛住頭部,尾部用帶繩的鐵鉤鉤住肛門,兩頭拉緊,固定在柱子上,先在肛門前切小口,割斷血管放血,然后剖腹去骨臟,剝皮,剔出脂肪,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蟒蛇,全長6-7m.肛孔兩側(cè)有爪狀后肢的殘余。生活時背面灰棕色或黃色,背脊具有1行紅棕色、鑲黑邊略成方形的大斑塊,兩側(cè)各有1行較小而中央較淺的斑塊。頭頸部背面有一矛形斑,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頭部腹面黃白色,軀干及尾腹面黃白色盡可雜有少數(shù)黑褐色斑??羟镑[2,眶后鱗3或4;上唇鱗10-12,吻鱗及前2枚上唇鱗有唇窩,前后若干下唇鱗有較淺的唇窩。背鱗平滑無棱,中段65-72行;腹鱗較窄小,255-263;尾下鱗65-69對。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熱帶、亞熱帶低山叢林中,夜間活動,能吞吃重10-15kg以下的野廘和山羊等動物,但主要以鼠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動物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luò);殺蟲止癢。主治風痹;癱瘓;癘風;疥癬;惡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適量,煮食,浸酒;或焙干研末。
【附方】
①治諸風癱瘓,筋攣骨痛,痹木瘙癢,殺蟲辟瘴,及癘風疥癬惡瘡: 蚺蛇肉一斤,羌活一兩(絹袋盛之)。用糯米二斗,蒸熟,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乃下飯,密蓋,待熟取酒,以蛇焙研和藥,其酒每隨量溫飲數(shù)杯,忌風及欲事。亦可袋盛浸酒飲。(《瀕湖集簡方》蚺蛇酒)
②治狂犬咬人: 蛇脯一枚,炙,去頭,搗末,服五分匕,日三。(《千金方》)
【各家論述】
1. 孟詵:作膾食之除疳瘡;小兒腦熱,水漬注鼻中;齒根宣露,和麝香末敷之。
2.《食療本草》:主溫疫氣,可作膾食之。
3.《本草拾遺》:主喉中有物,吞吐不得出者,作膾食之。
4.《綱目》:除手足風痛,殺三蟲,去死肌,皮膚風毒厲風,疥癬惡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