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對口人工呼吸是護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順利通過考試!
口對口人工呼吸是人工呼吸的首選方法,為防止交叉感染,可在病人口鼻蓋一單層紗布。
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病人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
2、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病人的鼻孔(捏緊鼻翼下端)——以防吹氣時氣體從鼻孔逸出。
3、搶救開始后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陷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每次呼吸為1.5-2秒鐘。
4、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病人的嘴(要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雙唇包繞病人口部形成一個封閉腔)。
5、用力向病人口內(nèi)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用力將氣體吹入病人肺內(nèi),使肺泡被動膨脹,維持肺泡通氣和氧合作用;吹出的氣體氧濃度為16%,病人潮氣量能維持800ml,PO2可達80mmHg;用眼睛余光觀察病人胸部是否緩緩升起。
6、一次吹氣完畢后,應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病人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從鼻孔呼氣,此時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病人借助肺和胸廓的自行回縮將氣體排出。
通氣適當指征:看到病人胸部起伏,并于呼氣時聽到和感到有氣體逸出。
7、每次吹氣量約為800-1000ml,一般不超過1200ml,氣量過大或過快,可造成咽部壓力超過食管開放壓,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使氣體進入胃部,引起胃膨脹。兒童吹氣量視年齡不同而異,以胸廓上抬為準。
8、頻率:成人14-16次/分;兒童:18-20次/分;嬰幼兒30-40次/分。
注意點:
1)吹氣時暫停按壓胸部。
2)脈搏無呼吸者,每5秒鐘吹氣一口(10-12次/分)。
3)單人CPR時,每按壓胸部15次后,吹氣兩口,即15:2.
4)雙人CPR時,每按壓胸部5次,吹氣一口,即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