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中醫(yī)鄉(xiāng)鎮(zhèn)助理醫(yī)師考試中涉及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如下:
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或勞倦過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潴留,泛濫肌膚,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臨床特征的一類病證。
本病證發(fā)病率較高,中醫(yī)藥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
本病在《內經》中稱為“水”,并根據(jù)不同癥狀分為風水、石水、涌水。《靈樞,水脹》篇對其癥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至其發(fā)病原因,《素問。水熱穴論篇》指出:“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又指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可見在《內經》時代,對水腫病已有了較明確的認識?!督饏T要略》稱本病為“水氣”,按病因、病證分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類。又根據(jù)五臟證候分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腎水。至元代《丹溪心法。水腫》才將水腫分為陰水和陽水兩大類,指出:“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赤,此屬陰水“。這一分類方法至今對指導臨床辨證仍有重要意義。明代《醫(yī)學入門。雜病分類。水腫》提出瘡痍可以引起水腫,并記載了”膿瘡搽藥,愈后發(fā)腫“的現(xiàn)象,清代《證治匯補。水腫》歸納總結了前賢關于水腫的治法,認為治水腫之法,”宜調中健脾,脾氣實,自能升降運行,則水濕自除,此治其本也。“同時又列舉了水腫的分治六法:。治分陰陽、治分汗?jié)B、濕熱宜清、寒濕宜溫、陰虛宜補、邪實當攻。分別為完善水腫的病因學說和辨證論治作出了各自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