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來源】為葡萄科 植物烏蘞莓的全草或根。
生于曠野、山谷、林下、路旁。主產(chǎn)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割取藤莖或挖出根部,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扭曲,有縱棱,多分枝,帶紫紅色;卷須二歧分叉,與葉對生。葉皺縮;展平后為鳥足狀復(fù)葉,小葉5,橢圓形、橢圓狀卵形至狹卵形,邊緣具疏鋸齒,兩面中脈有毛茸或近無毛,中間小葉較大,有長柄,側(cè)生小葉較?。蝗~柄長可達4cm以上。漿果卵圓形,成熟時黑色。氣微,味苦、澀。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表皮細胞外被乳狀突起的角質(zhì)層,有的細胞含紅棕色色素。皮層狹窄,外側(cè)棱脊處有厚角組織,內(nèi)側(cè)纖維束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粘液細胞散在,內(nèi)含草酸鈣針晶束;有的薄壁細胞含紅棕列成環(huán)。髓部亦有粘液細胞,含有草酸鈣針晶束。薄壁細胞含淀粉粒,有的含有紅棕色色素。
葉橫切面:表皮外方被角質(zhì)層,下表皮具非腺毛。葉肉組織中散有粘液細胞,內(nèi)含草酸鈣針晶束。中脈 有4個外韌型線管束。上、下表皮凸起處具厚角組織。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揮發(fā)油0.005%,內(nèi)有:樟腦(camphor),香檜烯(sabinene),(王古)(王巴)烯(copae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別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β-欖烯(β-elemene),γ-和δ-蓽澄茄烯(cadinene),δ-蓽澄茄醇(δ-cadinol),檀香萜醇(santalol),4,8-二甲基喹啉(4,8-dimethyl quinoline),棕櫚酸甲酯(methylpalmitate),a-水芹烯(a-phellandrene),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辣薄荷酮(piperitone),a-松油醇(a-terpineol),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O,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1-二十烷炔(1-eicosyne),十甲基環(huán)己硅氧烷(decamethylcylohexasi-loxane)等30種成分。還含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palmitic acid)以及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質(zhì),硝酸鉀,氨基酸等。根中預(yù)試含生物堿、鞣質(zhì)、淀粉,樹膠、粘液質(zhì)等。果皮中含烏蘞色甙(cayratinin)即是飛燕草素-3-對香豆酰槐糖甙-5-單葡萄糖甙(delphinidin-3-p-coumaroylsophoroside-5-monoglucoside)。
烏蘞莓每百克嫩葉含水分 克,蛋白質(zhì)4.7 克,脂肪0.3 克,碳水化合物7 克,鈣528 毫克,磷69 毫克,鐵12.6 毫克,胡蘿卜素2.95 毫克,維生素B10.09 毫克,維生素B20.27 毫克,尼克酸1.1 毫克,維生素C12 毫克。
【氣味】酸、苦、寒、無毒。
【歸經(jīng)】心;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研末、浸酒或搗汁。 外用:搗敷。
【藥理作用】
1.抗菌:烏蘞莓注射液1%、10%濃度,用平皿法證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卡地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劑31mg/ml,試管內(nèi)能抑制鉤端螺旋體的生長。
2.抗病毒:烏蘞莓注射液1:10、1:100稀釋與病毒混合注入雞胚尿囊腔內(nèi),對流行性感冒病毒A3/滬防-77-56-E2及京科68-1株有明顯抑制作用;1:100稀釋,在人胚腎組織培養(yǎng)中,對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仙臺株有明顯抑制作用。
3.抗炎:烏蘞莓水煎醇沉液28g/kg及醇提液25g/kg灌胃,連續(xù)7天,對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癥有抑制作用,兩種制劑各以25g/kg灌胃,連續(xù)14天,對大鼠塑料環(huán)肉芽腫有抑制作用。
4.對免疫功能影響:烏蘞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連續(xù)14天,均使大鼠胸腺減重;0.5g/只灌胃,連續(xù)7天,均使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
5.促血栓形成: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kg灌胃,連續(xù)14天,明顯促進大鼠體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
【藥理毒性】
烏蘞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腹腔注射對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51.12g/kg及102.8g/kg.
【備注】
治咽喉腫痛、乳癰、熱癤瘡腫及皮膚創(chuàng)傷發(fā)炎紅腫等癥,可單用本品一兩,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鴨拓草等同用。對熱癤瘡癰初起及蛇蟲咬傷,可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細,用麻油或凡士林適量,調(diào)勻,外敷患處。治小便不暢、尿中帶血、尿道澀痛等癥,可單用本品一兩,煎服;也可配合車前草、馬蘭根或連錢草、扁蓄草等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