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鴨跖草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2014-02-13 09:36 醫(yī)學教育網
|

【拼音名】Yā Zhí Cǎo

【英文名】HERBA COMMELINAE

【別名】竹節(jié)菜、鴨鵲草、耳環(huán)草、藍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莢菜、桂竹草、藍花水竹草、淡竹葉

【來源】本品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曬干。

【性狀】本品長可達60cm,黃綠色或黃白色,較光滑。莖有縱棱,直徑約0.2cm,多有分枝或須根,節(jié)稍膨大,節(jié)間長3~9cm;質柔軟,斷面中心有髓。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cm,寬1~2.5cm;先端尖,全緣,基部下延成膜質葉鞘,抱莖,葉脈平行?;ǘ嗝撀?,總苞佛焰苞狀,心形,兩邊不相連;花瓣皺縮,藍色。氣微,味淡。

【鑒別】本品葉的表面觀:非腺毛有兩種,均為2 細胞,一種短錐形,長45~60μm ,壁較厚,基部細胞直徑約45μm ,頂端細胞短尖;另一種棒形,基部細胞長45~60μm ,壁稍厚,頂端細胞較長,先端鈍圓,壁薄,常脫落。草酸鈣針晶較多,長至74μm .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切段,曬干。

【性味】甘、淡,寒。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歸經】歸肺、胃、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于風熱感冒,高熱不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15~30g;鮮品60~90g.外用適量。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備注】

(1)用于外感發(fā)熱,或熱性病發(fā)熱不退,或咽喉腫痛,以及癰腫瘡瘍等癥。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凡外感發(fā)熱,或熱性病發(fā)熱不退,可單味應用;也可配合解表藥或清熱藥同用。對于咽喉紅腫疼痛,可配伍蒲公英、烏蘞梅或土牛膝、大青葉等同用。用治癰腫瘡瘍,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藥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或濕入下注膀胱、小便淋瀝澀痛等癥。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風水浮腫、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藥同用;濕熱下注膀胱、小便澀痛,可配伍鳳尾草、萹蓄、蒲公英等同用。

(3)此外,還可應用于蛇毒咬傷,一方面煎湯內服,一方面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

(4)鴨跖草一藥,長于清熱,又能利尿。經臨床實踐體會,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熱漸退,尿量增加,但停藥后又見體溫升高現(xiàn)象。故如單用本品,似嫌解毒作用不強,在臨床使用時宜與其它清熱解毒藥配伍。

(5)鴨跖草與淡竹葉都能清熱利尿,功效相似,但鴨跖草的作用較強。

【摘錄】《中國藥典》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