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名】石猴子(《植物名實圖考》),石抱子、土經丸(《江西草藥》),金線吊葫蘆,三葉對(《浙扛民間常用草藥》),小扁藤、三葉扁藤、攔山虎(《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雷膽子(湖南《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三葉崖爬藤的根。
【原形態(tài)】
三葉崖爬藤,又名:有角烏蘞莓、三葉青、石老鼠。
攀援藤本。根粗壯,呈紡錘形或團塊狀,常數枚相連。莖細弱,下部節(jié)上生根。葉互生;掌狀復葉,小葉3枚,狹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中央1枚較大,長3~7厘米,寬2~3厘米,先端尖或短尖,基部漸狹,邊緣有刺狀疏齒,兩側小葉較小,不對稱,長2~4厘米,寬1.3~2厘米;小葉柄長3~5毫米,總葉柄長2~4厘米;卷須與葉對生,具吸盤?;s性異株;傘形花序腋生;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花瓣4,開張,花盤與子房基部合生;雌蕊1,柱頭4深裂。小漿果,球形。種子卵狀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湖北、江西、福建及西南各地。
【性狀】根紡錘狀或塊狀,常數枚相連續(xù),每枚長2~3厘米,徑7~13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縱皺及須根。質硬,斷面粉棕色,中央有木質心。
【性味】
苦辛,涼。
①《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味微苦,性平,無毒。
②《江西草藥》:味微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治高熱驚厥,肺炎,哮喘,肝炎,風濕,月經不調,咽痛,瘰疬,癰疔瘡癤,跌打損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取漿沖服,治小兒腹痛,退熱。治跌打損傷,婦人經水不調,敷一切無名腫毒。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活血散瘀,壯筋骨。治跌打損傷,風濕腰痛,癤腫,濕疹。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涼解毒,祛風化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搗汁飲。外用:搗敷或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