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腫瘤只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和微生物無關。直至1908年丹麥生物學家維赫爾姆埃勒曼(Vilnelm Ellermann)和奧勒夫班格(Oluf Bang)將患白血病雞的血液和器官浸出液接種到健康雞的身上發(fā)生了白血病以后,才在人類歷史上首次證明動物腫瘤可由病毒引起。目前已知絕大多數動物腫瘤是由病毒引起,相關的動物腫瘤病毒已多達100多種。1909年美國紐約洛克菲勒研究所的佩頓·勞斯(Peyton Rous)將患有肉瘤的雞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另一些健康雞身上,發(fā)現(xiàn)可使其中有些雞也發(fā)生了肉瘤。他又將除去腫瘤細胞的腫瘤濾液進行移植試驗,也獲得了同樣的結果。因此他提出雞肉瘤的發(fā)生與其濾液中存在的病毒有關。后來,他還發(fā)現(xiàn)了幾種鳥類腫瘤病毒。勞斯的研究開辟了腫瘤病因學的一個新領域,奠定了腫瘤病毒病因學的實驗基礎。1966年12月,已87歲高齡的勞斯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
1933年,理查德畢肖普(Richard Bishope)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DNA腫瘤病毒即兔乳頭瘤病毒。1953年路德維克格羅斯(Ludwik Gross)等分離到一種能引起多類組織(腮腺、腎、骨、乳腺)發(fā)生腫瘤的病毒,稱之為多瘤病毒。這種多瘤病毒不僅可引起小鼠和田鼠患腫瘤,還可引起兔、海豬、黃鼠狼等動物患腫瘤。1960年又從猴腎細胞中找到一種猴空泡病毒40(SV40)。后來將這三種病毒統(tǒng)歸屬于乳多空病毒科。這些病毒主要感染鱗狀上皮細胞和粘膜組織,引起多種疣和纖維肉瘤等,一般為良性,但少數可轉變成癌。SV40是實驗室常用作研究分子病毒學的重要工具,它是在用猴腎細胞培養(yǎng)制備脊髓灰質炎疫苗時發(fā)現(xiàn)的。將SV40或SV40的DNA注射新生倉鼠可誘發(fā)肉瘤。人類BK病毒是從一例腎移植病人的尿液中分離的,可誘發(fā)新生倉鼠產生腫瘤。JC病毒(JCV)是從一例進行性多發(fā)灶腦白質病病人腦組織中分離的,能使新生倉鼠發(fā)生神經膠質瘤。BKV和JCV的致瘤作用在動物實驗中已得到充分證明,但與人類腫瘤的關系還不清楚。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病毒與人類腫瘤究竟有什么關系,沒有得到肯定的結果。但近十年來,流行病學調查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兩者之間確實存在著密切的關系。1989年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病毒學家和腫瘤學家在智利圣地亞哥舉行的“DNA病毒在人類腫瘤中的作用”國際研討會上,首次確定了至少有3種病毒與人類腫瘤的密切關系。這就是肝炎病毒(HBV、HCV)與肝細胞癌,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與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人乳頭瘤病毒(HPV)與宮頸癌有直接關聯(lián)。1980年曾發(fā)現(xiàn)人類嗜T細胞病毒(HTLV)與人類某些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關系,使人類腫瘤病毒病因學獲得巨大突破。對病毒與人類腫瘤關系的研究十分重要,如能弄清腫瘤病毒的致癌機制,將有助于開辟治療和預防腫瘤的新途徑與方法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人類腫瘤病毒引起人類癌癥的機制和動物腫瘤病毒引發(fā)動物腫瘤是不同的,它們的感染一般具有長期潛伏和隱蔽的特點,通常與宿主處于“和平共處”狀態(tài),對宿主無害,只在偶然情況下,在宿主體內外因素作用下才激活病毒的致癌性。例如在激素、代謝產物或輻射等的作用下,這些病毒才引起宿主腫瘤或白血病的發(fā)生。人癌的發(fā)生是細胞中多基因改變和多階段的過程,只有病毒的作用并不足以誘導腫瘤的發(fā)生,還必需有輔助因素的參與。另一方面,人類機體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免疫系統(tǒng),具有抵御和清除因病毒作用而產生的少數癌變細胞的能力,能夠消滅腫瘤于萌芽狀態(tài)。只有當機體免疫力降低或被破壞時,腫瘤病毒才暴露出“廬山真面目”,使宿主細胞異常增生而發(fā)生癌變。因此只有少數感染個體產生腫瘤,并且一般需要有較長的潛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