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氣傷津、生風動血等特性。
①火性燔灼:燔即燃燒;灼,即燒燙。燔灼,是指火熱邪氣具有焚燒而熏灼的特性。故火邪致病,機體以陽氣過盛為其主要病理機制,臨床上表現(xiàn)出高熱、惡熱、脈洪數(shù)等熱盛之征??傊馃釣椴?,熱象顯著,以發(fā)熱、脈數(shù)為其特征。
②火性炎上:火為陽邪,其性升騰向上。故火邪致病具有明顯的炎上特性,其病多表現(xiàn)于上部。如心火上炎,則見舌尖紅赤疼痛,口舌糜爛、生瘡;肝火上炎,則見頭痛如裂、目赤腫痛;胃火熾盛,可見齒齦腫痛、齒衄等。
?、蹅蚝臍猓夯馃嶂?,蒸騰于內(nèi),最易迫津外泄,消爍津液,使人體陰津耗傷。故火邪致病,其臨床表現(xiàn)除熱象顯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飲、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傷液耗之征?;鹛鴼夥此?,陽熱亢盛之壯火,最能損傷人體正氣,導致全身性的生理機能減退。此外,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氣生于水,水可化氣,火迫津泄,津液虛少無以化氣,亦可導致氣虛,如火熱熾盛,在壯熱、汗出、口渴喜飲的同時,又可見少氣懶言、肢體乏力等氣虛之證。總之,火邪為害,或直接損傷人體正氣,或因津傷而致氣傷,終致津傷氣耗之病理結果。
?、苌L動血:火邪易于引起肝風內(nèi)動和血液妄行。
生風:火熱之邪侵襲人體,往往燔灼肝經(jīng),劫耗津血,使筋脈失于濡養(yǎng),而致肝風內(nèi)動,稱為熱極生風。風火相煽,癥狀急迫,臨床上表現(xiàn)為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目睛上視等。
動血:血得寒則凝,得溫則行?;馃嶂?,灼傷脈絡,并使血行加速,迫血妄行,易于引起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膚發(fā)斑,婦女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⑤易致腫瘍:火熱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肉敗血,則發(fā)為癰腫瘡瘍。“癰疽原是火毒生”。“火毒”、“熱毒”是引起瘡瘍的比較常見的原因,其臨床表現(xiàn)以瘡瘍局部紅腫熱痛為特征。
?、抟讛_心神:火與心氣相應,心主血脈而藏神。故火之邪傷于人體,最易擾亂神明,出現(xiàn)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甚至神昏譫語等癥。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