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為菊科植物豨薟、腺梗豨薟或毛梗豨薟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產(chǎn),以湖南、湖北、江蘇等地產(chǎn)量較大。夏、秋二季花開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切段,生用或黃酒蒸制用。
【性能】辛、苦,寒。歸肝、腎經(jīng)。
【功效】袪風濕,利關(guān)節(jié),解毒。
【應用】
1.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本品辛散苦燥,能袪筋骨間風濕,通經(jīng)絡,利關(guān)節(jié)。生用性寒,宜于風濕熱痹;酒制后寓補肝腎之功,常用于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或中風半身不遂。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可單用為丸服,如豨薟散(《活人方匯編》)、豨薟丸(《萬氏家抄方》);或與臭梧桐合用,如豨桐丸(《濟世養(yǎng)生經(jīng)驗集》)。《方脈正宗》配蘄蛇、黃芪、當歸、威靈仙等,治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
2.風疹,濕瘡,瘡癰。本品辛能散風,生用苦寒能清熱解毒,化濕熱。治風疹濕瘡,可單用內(nèi)服或外洗,亦可配白蒺藜、地膚子、白鮮皮等袪風利濕止癢之品。治瘡癰腫毒紅腫熱痛者,可配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熱解毒藥;《乾坤秘韞》治發(fā)背、疔瘡,與五爪龍、小薊、大蒜同用飲汁取汗。
此外,本品能降血壓,可治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煎服,9~12g.外用,適量。治風濕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風疹濕瘡、瘡癰宜生用。
【鑒別用藥】豨薟草能袪風濕,通經(jīng)絡,利關(guān)節(jié)。生用性寒,善清熱解毒,化濕熱,除風癢,故宜于風濕熱痹,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以及濕熱瘡瘍、風疹、濕毒瘙癢等證;酒蒸制后轉(zhuǎn)為甘溫,袪風除濕之中寓有補益肝腎之功,故可用于風濕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軟及中風半身不遂等證,但單用作用緩慢,久服方效。
【古籍摘要】
1.《本草圖經(jīng)》:“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者,亦能行大腸氣……兼主風濕瘡,肌肉頑痹。”
2.《本草蒙筌》:“療暴中風邪,口眼喎斜者立效;治久滲濕痹,腰腳酸痛者殊功。”
3.《本草綱目》:“生搗汁服則令人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暴則補人去痹,故云無毒。生則性寒,熟則性溫,云熱者,非也。”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生物堿,酚性成分,豨薟苷,豨薟苷元,氨基酸,有機酸,糖類,苦味質(zhì)等。還含有微量元素Zn、Cu、Fe、Mn等。
2.藥理作用:豨薟草有抗炎和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有降壓作用;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強T細胞的增殖功能,促進IL-2的活性,抑制IL-1的活性,可通過調(diào)整機體免疫功能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改善局部病理反應而達到抗風濕作用;有擴張血管作用;對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宋內(nèi)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腸炎桿菌、鼠瘧原蟲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對單純皰疹病毒有中等強度的抑制作用。豨薟苷有興奮子宮和明顯的抗早孕作用。
3.臨床研究:豨薟草治療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銀屑病療效滿意。另有報道:用豨薟草30g,煎服,治療瘧疾3500多例,有效率95%(全國中草藥新醫(y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1972:26);豨薟草30g,荔枝草 20g,紅花10g,川牛膝10g,水煎服,藥渣加水煎后坐浴,治療非淋菌性前列腺炎68例,有效率86.8%(中醫(yī)雜志,2001,4:202);豨薟草、雞蛋殼各10份,甘草2份,制成水丸,每次4.5g,每日2次,配合功能鍛煉,治療地方性氟病28例,有效率85.7%(新醫(yī)藥學雜志,1978,2:31)。又用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夜盲癥亦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