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是眾多先賢窮其一生的經(jīng)驗總結,他們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間里,留給后人最大量的信息,總是言簡意賅,尤其在書名的選擇上,更是殫精竭慮。我們后人讀古籍,領會文意的同時,不能忽視言外之意?,F(xiàn)舉幾個書名,與大家同享其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背景。
《儒門事親》,張從正撰,十五卷,成書于1228年。書中前三卷為張從正親撰。其余各卷由張氏口述,經(jīng)麻知幾、常仲明記錄整理而完書。其曰《儒門事親》者,以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親者當知醫(yī)也。此時的儒理已深入醫(yī)學,儒醫(yī)業(yè)已形成。
《格致余論》,元朝朱震亨撰于1374年。朱氏精研醫(yī)理取“格物致知”之意為本書命名。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金匱鉤玄》,元朝朱震亨撰,明代戴元禮校補。因避康熙諱,將“鉤玄”改為“鉤元”。所謂“鉤玄“,指探求精深的道理。唐·韓愈《進學解》有云:“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簡言之,提要就是挈其綱領,鉤玄就是取其精華。
《標幽賦》,針灸歌賦名,全名《針經(jīng)標幽賦》。金元間竇漢卿撰,包括經(jīng)絡、氣血、刺法、配穴等。是一篇影響較大的針灸歌賦,為《針灸大成》等書所收載,并有多種注釋。標幽,是把幽微、深奧的針灸原理標而明之的意思,即用淺近易誦的語句表述《針經(jīng)》中較為深奧的內(nèi)容。
《邯鄲遺稿》,趙獻可晚年所作,書名典于《史記》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yī)。”取此名有兩層含義,其一謂書乃婦科專著。其二謂作者愿效扁鵲,為“帶下醫(yī)”。
《推篷寤語》,明李豫亨撰。自序謂舟之亡所見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舟匪篷,則丹崖碧流在望矣;人匪寐,則開戶發(fā)牖昭如矣。非心目不及也,物翳之也。物翳去,則心光目色朗然暢矣。此書欲啟昔之寐,為今之覺,故曰《推篷寤語》。
《銀海精微》出現(xiàn)于明代,是馳名中外的眼科著作。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作者不明,后世托稱唐代孫思邈撰。道家以目為銀海,書中論五輪八廓及各種眼病的證治,并附多種眼病圖?!躲y海精微》寓本書乃富含眼科理法方藥微妙精華之意。
《審視瑤函》又名《眼科大全》,是明代著名眼科醫(yī)家傅仁宇纂輯的專著。書名《審視瑤函》,沒有直言眼科,有些別開生面,帶給人們很多想像空間。“審視”兩字應該說與眼科較為貼近,通常泛指用一種特別專注的眼光來觀察和審閱事物,并不一定專門限定于醫(yī)學。就此書而言,用此兩字作為書名,作者明顯借用其狹義概念,專指目疾診治需要“審輪定廓,察色觀形”的過程,這就離不開用眼來觀看和辨別,由此自然會聯(lián)想到眼的功能,并進一步涉及眼目患病及治療等問題,故“審視”這兩個字最終所暗寓的含義是指眼科;瑤函,本義指瞳仁猶如一函清澈的神水,引申為銀海秘籍之書。二者合起來,指此書是一部珍貴的眼科著作。書名沒有使用“眼科”、“銀海”等常用的專科語言,表達得比較委婉、含蓄,很動了一番心思。
《重樓玉鑰》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喉科專著。作者鄭宏綱,為“西園喉科”世家創(chuàng)始人鄭于豐之子,是公認的清代喉科名家。《重樓玉鑰》是鄭宏綱根據(jù)江西黃明生授徒秘本,參以自己臨床經(jīng)驗增訂而成。道家稱咽喉為“重樓”、“玉鑰”喻為“入門”的工具。該書上卷論述喉癥病因證治17則,又列36種喉風(將咽喉、口齒、唇舌諸癥均以“風”為名),治方則以紫地湯化裁。
《蘭臺軌范》,徐靈胎著,綜合性醫(yī)書。謂時醫(yī)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經(jīng)方,不明法度也,故作《蘭臺軌范》八卷。漢代宮內(nèi)藏書之處,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稱御史臺為“蘭臺”。東漢時班固曾為“蘭臺令史”,受詔撰史,故后世亦稱史官為蘭臺。又唐中宗曾改“秘書省”為蘭臺。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演變,現(xiàn)在,“蘭臺”一詞已成為用來泛指檔案保管機構和檔案工作的代名詞,檔案工作者也就被稱為“蘭臺人”。
《理瀹駢文》是清代醫(yī)家吳師機所著,原名叫《外治醫(yī)說》,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醫(yī)者理也,藥者瀹也”之意,瀹乃疏通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駢體文”寫成的,故刊成后,改名為《理瀹駢文》。
《醫(yī)法圓通》為清代名醫(yī)鄭壽全所著,四卷。以討論雜病和常見病癥為題目,辨明內(nèi)外虛實,經(jīng)方時方之要,再結合時弊詳加論說,頗切臨床實用。“圓通”一詞為佛教術語,意思是不偏不倚,無阻無礙。鄭氏意欲示人以圓機活法,故只以醫(yī)論為主卻不載方劑,取古人師其法而不泥其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