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news/2017/r_ico_01.png)
過程危害分析在職業(yè)安全中已經開始應用,它是過程安全管理的核心。過程安全管理是由美國化工協(xié)會最早提出,印度博帕爾事件發(fā)生后得到了企業(yè)、政府的更加重視,1992年以后已經成為美國安全衛(wèi)生管理署(OSHA)頒布的職業(yè)安全與衛(wèi)生標準的內容。早期因為主要針對一些高毒性的化學物的管理被稱之高毒性的化學物過程安全管理。過程安全管理要求化學品年用量達到噸級水平以上的企業(yè)必須執(zhí)行這管理系統(tǒng)。實質上,過程安全管理就是一個前瞻性的和系統(tǒng)性的識別、評價、減緩或預防化學品釋放以及由之引起的各種危害。強調通過融匯技術、程序和管理實踐等內容的綜合性項目實施危害管理,標準包含16個要素,其中14個要素屬于強制性的。過程危害分析(PHA)是一個關鍵的要素——“識別和分析化學品加工、處理過程中潛在危害的有組織、系統(tǒng)性的方法”。過程安全管理通常包括過程安全信息、職工參與、過程危害分析、操作程序、培訓、承包責任制、工作前的安全檢查、機械設備完整、“熱點”作業(yè)、變動的管理、事故調查、應急預案、達標檢查和信守商業(yè)秘密。
通過過程危害分析,能夠掌握化學物潛在危害的分布情況、確定正確無誤的預防或減緩危害的措施、制定意外發(fā)生時的應急預案。過程危害分析要求企業(yè)應用一個或多個最適合本企業(yè)情況的成熟方法開展評價分析,并且這工作必須由不同領域內專家共同參與,這些專家中至少有人懂得生產過程和掌握危害分析方法。通過過程危害分析,可清楚地知曉生產過程的危害、先前發(fā)生的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的各種事故、適用于危害控制的工程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及兩者之間聯系、工程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失效的可能后果,特別是對工人的影響、設備布局以及人為的因素、解決過程危害分析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的建議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過程危害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如果類”、清單、“如果類”/清單綜合方式、危害和操作性能研究、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事故樹分析、其他有效的類似方法。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和事故樹分析主要適合于安全分析。安全和衛(wèi)生是互有聯系,密不可分的。
“如果類”方法。通常由富有經驗的專業(yè)人員集體討論提出一系列的“如果……會……”問題。問題主要涵蓋設備因素、人為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三方面,每一問題代表一種可能存在或發(fā)生的情況,由企業(yè)操作人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