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纖維-骨性結合
是指種植體與骨組織之間存在著一層非礦化的纖維結締組織。過去,曾經(jīng)有人把種植體周圍被纖維膜包繞的這種軟組織界面稱為“擬牙周膜”,然而從病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小過是一種異物反應。
2.骨結合
種植體-骨界面的正常愈合即骨結合。所謂骨結合即指在光學顯微鏡下埋植在活骨的種植體與骨組織直接接觸,其問不存在骨以外的如結締組織等組織。骨結合式種植體即負載咬合力的種植體的表面與有活力的骨組織問結構上和功能上的直接聯(lián)系,種植體與骨組織間不問隔以任何組織。如果種植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種植手術中能將骨的切削量控制在恰好的水平,并保證骨細胞的活力,植入后與骨組織緊密貼合,手術后創(chuàng)口縫合嚴密,使種植體在基本不受力的情況下度過“愈合期”,同時在義齒修復時應保證種植體合理的受力方向和大小,即形成骨結合。其在骨內(nèi)的組織反應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種植體植入后表面被血塊包繞,進一步有骨髓內(nèi)生物高分子吸附,形成適應層。
第二階段:術后1個月為組織破壞與增生同時發(fā)生的修復期。
第三階段:至術后3個月,種植體周圍開始膠原纖維形成,以后形成網(wǎng)狀纖維結構,逐步完成骨結合。
骨結合狀態(tài)的確認:
?。?)臨床檢查
種植體無松動,用金屬桿叩擊時發(fā)出清脆聲音。
?。?)X線
顯示種植體與骨組織緊密貼合無透射間隙。
?。?)動物實驗的組織學顯示
成骨細胞的突起包繞附著于種植體表面,骨細胞成熟,界面無結締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