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又稱“胃痛”是指上腹部發(fā)生疼痛的病證。古代文獻中常稱“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醫(yī)學正傳》指出“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于心”至于心臟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確認識,稱之為“真心痛”。另外對于鄰近臟腑發(fā)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經(jīng)仔細診查,均可發(fā)現(xiàn)與胃脘痛有明顯不合,臨癥時應注意詳細鑒別。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jīng)官能癥及胃粘膜脫垂等疾患均可參照本章內(nèi)容辯證施治。
病因病機
胃脘痛發(fā)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虛寒等幾個方面。
1)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過食生冷,寒積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發(fā);又加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內(nèi)生濕熱,或食滯不化,可以發(fā)生熱痛或食痛。
2)肝胃不和:憂郁惱怒傷肝,肝氣失于疏泄,橫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氣郁結(jié),進而可以化火?;鹦坝挚蓚?,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纏綿。
3)脾胃虛寒:素體虛弱,勞倦過度,饑飽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損傷脾胃陽氣,使中氣虛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雖有上述的不同,但其發(fā)病均有一共同途徑,即所謂“不通則痛”。病邪阻滯,肝氣郁結(jié),均使氣機不利,氣滯而作痛;脾胃陽虛,脈絡失于溫養(yǎng),或胃陰不足,脈絡失于濡潤,致使脈絡拘急而作痛。氣滯日久不愈,可致血脈凝澀,瘀血內(nèi)結(jié),則疼痛更為頑固難愈。
胃脘痛的辨證論治
胃脘痛的辯證,主要辯別是病邪(寒、熱、食滯等)阻滯引起的,還是臟腑失調(diào)(肝氣郁結(jié)、脾胃虛弱)引起的;病在肝,還是病在脾胃;是實證(病邪阻滯、肝郁,肝火),還是虛證(脾胃陽虛或胃陰不足);尚屬氣滯,還是已成血瘀等幾個方面。對本病的治療,以“理氣止痛”為臨床上通用之法,但是,還需進一步審證求因,屬于病邪阻滯者,當辯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氣郁滯者,當疏泄肝氣;因于脾胃虛寒者,當溫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傷陰,血瘀所致,當分別病情采用清火,養(yǎng)陰,化瘀等法。
1)病邪阻滯:
主證: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曖,局部熱敷痛減,口不渴或喜熱飲,苔白,脈緊。
辯證: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積于中,陽氣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膩,脈緊屬寒,胃痛暴作時,多見緊脈。
治法:散寒止痛
2)食滯胃脘:
主證:胃脘脹悶,甚則疼痛,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減,或大便不爽,苔厚膩。
辯證:飲食過多,停積于中,故見脘腹脹悶而痛,噯腐吞酸;嘔吐之后,積滯得去,脘痛得減。舌苔厚膩為食積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導滯
3)肝氣犯胃:
主證:胃脘脹滿,功撐作痛,連及兩脅,噯氣,大便不暢,脈弦。
辯證: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則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胃作痛;脅為肝之分野,氣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撐而連及兩脅;氣機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脹滿,噯氣,大便不暢,肝氣犯胃,可見弦脈。
治法:疏肝理氣
4)脾胃虛寒:
主證: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噯喜按,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白,脈軟弱或沉細。
辯證:脾胃虛寒,陽氣不足,水飲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陽虛而寒盛者,則畏寒喜曖,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白,脈軟弱或沉細,均為中虛有寒陽氣不能輸布之象。
治法:溫中散寒
5)瘀血凝滯:
主證:胃脘疼痛有定處,痛如針刺或刀割,或見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質(zhì)紫暗,脈細澀。
辯證:疼痛日久難愈,因血瘀為氣滯和虛寒之進一步發(fā)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處,久痛入絡,脈絡損傷,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脈細澀,為血行不暢之征。
治法:化瘀通絡
以上胃脘疼痛諸證,病邪阻滯者多為急性疼痛;肝氣郁滯、脾胃虛弱者多為慢性疼痛。病邪阻滯、氣滯火郁或脾胃虛寒,均可形成瘀血內(nèi)停。因此,上述諸證,往往不是單純不變的,牙實并見、寒熱錯雜的并不少見,臨證時必須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