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狀動脈某支嚴重狹窄或完全閉塞而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壞死。狹窄或閉塞的原因有:①斑塊血栓形成(約占90%);②冠脈痙攣(約占10%);③斑塊下出血形成血腫。
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嚴重狹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側(cè)支循環(huán)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礎上,一旦血供迸一步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達1小時以上,即可發(fā)生心肌梗死。這些情況是:
1.管腔內(nèi)血栓形成、粥樣斑塊破潰、其內(nèi)或其下發(fā)生出血或血管持續(xù)痙攣,使冠狀動脈完全閉塞。
2.休克、脫水、出血、外科手術或嚴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驟降,冠狀動脈灌流量銳減。
3.重體力活動、情緒過分激動或血壓劇升,致左心室負荷明顯加重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狀動脈供血明顯不足。
心肌梗死往往在飽餐特別是進食多量脂肪后,晨6時至12時或用力大便時發(fā)生。這與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粘附性增強、局部血流緩慢,血小板易于集聚而致血栓形成;上午冠狀動脈張力高,機體應激反應性又增強,易使冠狀動脈痙攣;用力大便時心臟負荷增加等有關。
心肌梗死后發(fā)生的嚴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狀動脈灌流量進一步降低,心肌壞死范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