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診斷 > 正文

大便失常-中醫(yī)診斷

2014-05-29 11:15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大便失常:

(1)便秘:便秘屬于牌系病變,以大便干燥為其特征。形成便秘機理有三:一是水津虧損,二是水津不布,三是傳導無力。

水津虧損:寒邪束表,溫邪上受,氣郁化熱,熱盛傷津;或素體陰虛;或營陰暗耗,形成便秘,都是水津虧損所致。吳鞠通將其喻為無水行舟。

水津不布:水津不布機理有二,一是腎陽衰憊,氣化失常,水津不能四布,五經(jīng)不能并行,致使腸道干澀,成為便秘。應兼困倦無力,舌淡而胖,才可確定其為腎失氣化,水精不布。二是三焦氣滯,也可影響水津不布。津氣運行三焦,津隨氣行,亦隨氣滯。如果肺氣失宣,脾氣失運,肝氣失疏,三焦氣郁影響水津不能敷布于腸,可呈便秘,古人所謂氣秘,實即指此而言。若大便并不干燥,惟呈大便不爽,也是三焦氣郁使然。便秘或不爽均須兼見脘腹、脅肋、腰骶脹痛,才是氣郁所致。

傳導無力:與衛(wèi)氣虛損有關。腸能蠕動不息,有賴氣為動力。若中氣虛損,衛(wèi)氣無源,動力告匱,則腸道傳導無力而便秘見矣!綜上可知,肺、脾、肝、腎功能異常皆能令人便秘,非獨腸也;氣虛、氣滯、血虛皆能令人便秘,非獨津也。

(2)泄瀉:泄瀉是脾系病變,以大便稀溏,次數(shù)增多為其特征,是脾運障礙,腸內(nèi)水分增多所致。泄瀉機理甚多,就其病性言之,有寒有熱,有虛有實;就其機理言之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有脾系自病,也有它臟累及。從致病因素來講:飲食不潔,邪從口人,侵犯胃腸,脾運障礙,氣郁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jié),下趨成瀉者,有之;暴飲暴食,食積停胃,傳導異常而瀉者,亦有之。從自身功能失調(diào)來講:脾運障礙,水濕停滯,下注成瀉者,有之;中焦虛寒,運化力弱,水濕停滯,下注成瀉者,有之;虛寒更甚,不能腐熟水谷而成完谷不化者,有之;泄瀉日久,腸道松弛,成為洞泄者,亦有之。從它臟累及來講:

外感風寒,肺衛(wèi)閉郁,津氣不能出表,從三焦內(nèi)歸胃腸,濕隨氣陷成瀉者,有之;腎陽氣化不及,水濕停滯三焦,妨礙腸道水津輸出,下注成瀉者,有之;肝木克土,腸道蠕動增強而使大便次數(shù)增多者,有之;水谷未曾消化即因傳導亢進而成饗泄者,有之;腸道痙攣,腹痛即瀉者,亦有之。由此可見,它臟功能失調(diào)引起水液正常輸布或腸道弛張失度,都可導致泄瀉,故謂肺、脾、肝、腎皆能令人瀉,非獨腸也。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