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是將病人的健康狀況與確定的護理目標進行有計劃的、系統(tǒng)的比較過程。這一過程并非僅僅在病人出院時進行,而是在病人住院的全過程中進行。評價系統(tǒng)包括三個方面}組織管理評價、護理程序評價和護理效果評價。這三方面的評價均十分重要,它可提供護理實施狀況的有力證明。
1.護理效果評價
評價的核心是病人行為和健康狀況的改善情況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評價中應尋找出由護理措施的實施而使病人健康改善的證據(jù)。例如,心臟術后病人,護理診斷為“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與手術、疼痛有關”,責任護士遵照醫(yī)囑給予止痛針,教病人進行有效咳嗽,幫助病人起床活動,進行每2小時拍背。通過上述護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功能改善。
對護理效果評價時要與制定的目標相比較,方法有:①收集病人目前健康狀況刎有關資料;②將收集到的資料與目標比較,判斷病人健康狀況向目標轉(zhuǎn)化的進展情況。例如,目標是疼痛在0~2級,睡眠保持7小時:資料收集為疼痛在3級、睡眠7小時,即說明經(jīng)過護理措施的實施,病人疼痛情況已接近預期目標。護理效果評價的內(nèi)容包括:癥狀和體征;身體的外觀及功能;突病及健康知識;操作技術;心理、情感和社會方面的資料收集。
2.護理理程序評價
對護理程序進行評價時的重點是衡量護士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護理程序的標準,,護士在實施護理程序每一步驟中的行為正確性,是否按護理程序?qū)Σ∪诉M行護理。護士進行的護理評估是否正確、全面,護理診斷是否正確,措施是否得當;護理程序評價可分為及時性評價和回顧性評價。及時性評價是指護士在實施護理措施的同時進行的檢查和評價,回顧性評價是指在病人出院時對整個護理過程的總體評價。
3.組織管理評價
評價的重點是病區(qū)整體的護理組織管理質(zhì)量對護理的有效性,如病區(qū)組織形式、規(guī)章制度、各級護理人員職責、質(zhì)量控制、急救設備等是否能保證護理程序的實施,是否有利于增強護理效果,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是否有利于責任護士與醫(yī)生、一護士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使病人能得到連續(xù)統(tǒng)一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