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紅花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花。
【產(chǎn)地分布】原產(chǎn)埃及,我國多有栽培。
【采收加工】在5~6月花開放,花冠從黃色變紅色時,于早晨露水未干時采摘管狀花,保護好子房,以便結子。將花在弱陽光下曬干或陰干,也可微火烘干。
【藥材性狀】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長1~2厘米。表面紅黃色或紅色?;ü谕布氶L,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長5~8毫米;雄蕊5枚,花藥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形,頂端微分叉。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經(jīng)閉、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等。
【化學成分】含紅花苷、新紅花苷、前紅花苷、紅花醌苷、二十九烷、β-谷甾醇及二棕櫚酸、甘油酯、油酸、亞油酸、綠原酸等13種成分。另有報道,尚含有紅花黃色素。
【使用禁忌】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