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肉桂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
【產(chǎn)地分布】栽培于沙土或山地。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福建。
【采收加工】多于秋季剝?nèi)?,陰干,除去雜質及粗皮,用時搗碎。
【藥材性狀】本品呈槽狀或卷筒狀,長30~40厘米,寬或直徑3~10厘米,厚0.2~0.8厘米。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規(guī)則的細皺紋和橫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的斑紋;內(nèi)表面紅棕色,略平坦,有細縱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而較粗糙,內(nèi)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性味歸經(jīng)】性大熱,味辛、甘。歸腎經(jīng)、脾經(jīng)、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脈。屬溫里藥。
【臨床應用】內(nèi)服:1~4.5克,不宜久煎;研末,0.5~1.5克;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浸酒,涂擦。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
【化學成分】肉桂含揮發(fā)油1.98%-2.06%,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占52.92%-61.20%,還有乙酸桂皮酯、苯甲酸芐酯、反式桂皮酸、桂皮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里有實熱,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均禁服,畏赤石脂。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