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炙法的注意事項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炙法的注意事項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一)酒炙的注意事項
1.加入一定量酒拌勻悶潤過程中,容器上面應加蓋,以免酒迅速揮發(fā)。
2.若酒的用量較少,不易與藥物拌勻時,可先將酒加適量水稀釋后,再與藥物拌潤。
3.藥物在加熱炒制時,火力不宜過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動,炒至近干,顏色加深時,即可取出,晾涼。
(二)醋炙法的注意事項
1.醋炙前藥材應大小分檔。
2.若醋的用量較少,不易與藥材拌勻時,可加適量水稀釋后,再與藥材拌勻。
3.一般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動,使之受熱均勻,炒至規(guī)定的程度。
4.樹脂類、動物糞便類藥材必須用先炒藥后噴醋的方法;且出鍋要快,防熔化粘鍋,攤晾時宜勤翻動,以免相互黏結成團塊。
(三)鹽炙法的注意事項
1.加水溶解食鹽時,一般以食鹽的4~5倍量為宜。
2.含黏液質(zhì)多的車前子、知母等藥物,不宜先用鹽水拌勻。因這類藥物遇水容易發(fā)黏,鹽水不易滲入,炒時又容易粘鍋,所以需先將藥物加熱炒去部分水分,并使藥物質(zhì)地變疏松,再噴灑鹽水,以利于鹽水滲入。
3.鹽炙法火力宜小,采用第二種方法時更應控制火力。
4.鹽炙后的藥物須密閉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防霉、防蛀。
(四)姜炙法的注意事項
1.制備姜汁時,水的用量不宜過多,一般以最后所得姜汁與生姜的比例為1:1較適宜。
2.藥物與姜汁拌勻后,需充分悶潤,待姜汁完全被吸盡后,再用文火炒干,否則,達不到姜炙的目的。
(五)蜜炙法的注意事項
1.煉蜜時,火力不宜過大,以免溢出鍋外或焦化。此外,若蜂蜜過于濃稠,可加適量開水稀釋。
2.蜜炙藥物所用的煉蜜不宜過多過老,否則黏性太強,不易與藥物拌勻。
3.煉蜜用開水稀釋時,要嚴格控制水量(煉蜜量的1/3~1/2),以蜜汁能與藥物拌勻而又無剩余的蜜液為宜。若加水量過多,則藥物過濕,不易炒干,成品容易發(fā)霉。
4.蜜炙時,火力一定要小,以免焦化。炙的時間可稍長,要盡量將水分除去,避免發(fā)霉。
5.蜜炙藥物須涼后密閉貯存,以免吸潮發(fā)黏或發(fā)酵變質(zhì);貯存的環(huán)境除應通風干燥外,還應置陰涼處,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六)油炙法的注意事項
1.油炸藥物因溫度較高,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和時間,否則,易將藥物炸焦,致使藥效降低或者喪失藥效。
2.油炒、油脂涂酥,均應控制好火力和溫度,以免藥物炒焦或烤焦,使有效成分被破壞而降低療效。
3.油脂涂酥藥物時,需反復操作直至酥脆為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