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散的組方原理及其與防風通圣散的鑒別應用
關(guān)于消風散的組方原理及其與防風通圣散的鑒別應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外科正宗》。
【組成】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仁、荊芥、蒼術(shù)、牛蒡子、石膏、各一錢(各6g),甘草、木通各五分(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F(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風止癢,清熱除濕。
【主治】 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瘙癢,抓破后滲出水液,苔白或黃,脈浮數(shù)。
【方解】
本方證多由外感風濕或風熱之邪,侵入血脈,郁于肌膚腠理所致。風邪外襲,郁于肌腠,內(nèi)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故皮膚瘙癢,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濕熱浸淫,則抓破后滲出津水。治宜疏風止癢為主,輔以清熱除濕。古人云:“癢自風來,止癢必先疏風?!惫史街杏们G芥、防風、牛蒡子、蟬蛻開泄腠理,疏風透表止癢,且荊芥又善祛血中之風,共為君藥。蒼術(shù)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是為濕邪而設(shè),以除濕止癢;石膏、知母清熱瀉火除煩,是為熱邪而用,共為臣藥。又因“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用當歸、生地黃、胡麻仁養(yǎng)血活血,滋陰潤燥,以防風藥之燥性,共為佐藥。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外疏內(nèi)清下滲,分消風熱濕邪;活血治風,邪正兼顧。
【鑒別應用】
防風通圣散與消風散均有疏風清熱止癢之功,可治風熱隱疹瘙癢。但防風通圣散疏風解表,清熱通里并用,主治風熱壅盛,表里俱實之隱疹瘙癢。消風散疏散風邪,清熱祛濕,養(yǎng)血活血同用,善治風疹、濕疹。
更多2020中藥學職稱考試相關(guān)資訊歡迎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我們提供2020中藥學職稱考試復習資料、備考技巧、政策動態(tài)及模擬試卷,助力你的2020中藥學職稱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