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子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韭菜子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的成熟種子。
【產(chǎn)地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生用或炒用。
【藥材性狀】半圓形或半卵圓形,略扁,長2~4毫米,寬1.5~3毫米。表面黑色,一面突起,粗糙,有細密的網(wǎng)狀皺紋,另一面微凹,皺紋不甚明顯。頂端鈍,基部稍尖,有點狀突起的種臍。質(zhì)硬。氣特異,味微辛。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甘。歸腎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溫補肝腎、壯陽固精。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陽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內(nèi)服煎湯,或入丸散,治療遺精、腰膝酸痛、遺尿尿頻、白濁帶下。
【化學成分】含皂苷、維生素C、硫化物、生物堿、香豆素、強心苷、糖等成分。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者忌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