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木瓜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薔薇科植物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的近成熟果實。
【產(chǎn)地分布】各地常見栽培。分布于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果實綠黃時采收,果實縱剖為2~4瓣,內(nèi)表面向上曬干或置沸水中燙后,取出曬干。
【藥材性狀】果實長橢圓形或卵圓形,多縱剖為2~4瓣,長4~9厘米,寬3.5~4.5厘米。外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光滑無皺紋,或稍粗糙;剖面果肉粗糙,顯顆粒性。種子多數(shù),密集,每子房室內(nèi)40~50粒,通常多數(shù)脫落。種子扁平三角形,氣微,味微酸澀,嚼之有沙粒感。以質(zhì)堅實、味酸者為佳。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酸。歸肝經(jīng)、脾經(jīng)。
【功效與作用】平肝舒筋、和胃化濕。屬祛風濕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湯內(nèi)服,用治濕痹拘攣、腰膝關節(jié)酸腫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用木瓜片5片/次,3次/日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木瓜沖劑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木瓜膠代血漿治出血性休克,又可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腳癬等。
【化學成分】含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抗壞血酸、反丁烯二酸和皂苷;還含蘋果酸鉀鹽及齊墩果酸、綠原受乙酯、咖啡酸、綠原酸、烏頭酸、黃酮和鞣質(zhì)等。
【使用禁忌】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濕熱偏盛,小便淋閉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