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類中藥——青蒿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全草類中藥——青蒿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的地上部分。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荒地、河岸、路旁、村邊。分布于廣東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花盛開或結果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老莖,陰干或曬干。
【藥材性狀】莖圓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后為3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苦、辛。歸膽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除骨蒸、截瘧。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虛熱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服,入煎劑宜后下。用治溫病、暑熱、骨蒸勞熱、暑邪發(fā)熱、瘧疾、痢疾、陰虛發(fā)熱、瘡癢、濕熱黃疸等。
【化學成分】主含多種倍半萜內酯、黃酮類、香豆素類、揮發(fā)油等。另含青蒿素、青蒿醇、青蒿酸、青蒿酸甲酯、槲皮素、小茴香酮、蒿屬香豆精等成分。
【使用禁忌】產(chǎn)后血虛,內寒作瀉,及飲食停滯泄瀉者,勿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