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類中藥:長春花的中藥鑒定內(nèi)容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全草類中藥——長春花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夾竹桃科植物長春花Catharathus roseus (L.) G.Don的干燥全草。
【產(chǎn)地分布】我國華東、中南、西南有栽培。
【采收加工】當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選晴天收割地上部分,先切除植株莖部木質(zhì)化硬莖,再切成長6厘米的小段,曬干。
【藥材性狀】全草長30~50厘米。主根圓錐形,略彎曲。莖枝綠色或紅褐色,類圓柱形,有棱,折斷面纖維性,髓部中空。葉對生,皺縮,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長圓形,長3~6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鈍圓,具短尖,基部楔形,深綠色或綠褐色,羽狀脈明顯;葉柄甚短。枝端或葉腋有花,花冠高腳碟形,長約3厘米,淡紅色或紫紅色。氣微,味微甘、苦。以葉片多、帶花者為佳。
【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苦。無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解毒抗癌,清熱平肝。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yīng)用】內(nèi)服:煎湯,5~10克;或?qū)⑻崛∥镏瞥勺⑸鋭╈o脈注射。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主治多種癌癥,高血壓,癰腫瘡毒,燙傷。
【化學成分】本品含長春堿、長春新堿、環(huán)氧長春堿、長春花胺、長春尼寧、四氫鴨腳木堿等成分。
【使用禁忌】長春花用于癌癥時,最好用其提取物靜脈注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