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類中藥博落回的中藥鑒定內(nèi)容是怎樣的?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全草類中藥——博落回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罌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全草。
【產(chǎn)地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域中下游及西南、廣東、廣西、臺灣。產(chǎn)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為民間用藥。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全草,去泥土,曬干。
【藥材性狀】全體帶有白粉。莖圓柱形,中空。表面光滑,灰綠色或帶有暗紅紫色。葉互生,具葉柄,完整葉闊卵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波狀齒,上面灰綠色,下面灰面色,具密細毛,掌狀脈,葉柄基部膨大而抱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具多數(shù)花,苞片披針形,萼2片,黃白色,倒披針形,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絲細而扁,雄蕊1。蒴果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形。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苦。有毒。歸心經(jīng)、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消腫解毒,殺蟲止癢。屬殺蟲止癢藥。
【臨床應(yīng)用】本品有毒,不作內(nèi)服。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水熏洗。用于疔毒膿腫、慢性潰瘍、燙傷、蜂蟲叮咬、頑癬。
【主要成分】博落回含多種生物堿,如血根堿( Sanguinarine)、白屈菜紅堿( Chelerythrine)、博羅回堿(Bocconine)。此外,還分出原阿片堿(protopine)等成分。博羅回的毒性來自于生物堿。
【使用禁忌】有大毒,禁內(nèi)服??诜滓鹬卸荆p者出現(xiàn)口渴、頭暈、惡心、嘔吐、胃燒灼感及四肢麻木、乏力;重者出現(xiàn)煩躁、嗜唾、昏迷、精神異常、心律失常而死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