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散的組方原理具體是怎樣的?
為了幫助中藥學職稱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識點、考點,更好的復習備考中藥學職稱考試,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槐花散的組方原理如下:
【來源】《普濟本事方》。
【組成】槐花炒(12g) 柏葉杵,焙(12g) 荊芥穗(6g) 枳殼麩炒(6g)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用清米飲調(diào)下二錢,空心食前服(現(xiàn)代用法:為細末,每服6g,開水或米湯調(diào)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腸止血,疏風行氣。
【主治】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證。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舌紅苔黃脈數(shù)。
【方解】
本方所治腸風、臟毒皆因風熱或濕熱邪毒,壅遏腸道血分,損傷脈絡,血滲外溢所致。“腸風者,下血新鮮,直出四射,皆由便前而來……臟毒者,下血瘀晦,無論便前便后皆然”(《成方便讀》)。治宜清腸涼血為主,兼以疏風行氣。方中槐花苦微寒,善清大腸濕熱,涼血止血,為君藥。側(cè)柏葉味苦微寒,清熱止血,可增強君藥涼血止血之力,為臣藥。荊芥穗辛散疏風,微溫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蓋大腸氣機被風熱濕毒所遏,故用枳殼行氣寬腸,以達“氣調(diào)則血調(diào)”之目的,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清腸疏風,俟風熱、濕熱邪毒得清,則便血自止。本方具有寓行氣于止血之中,寄疏風于清腸之內(nèi),相反相成的配伍特點。
推薦閱讀:
快收藏!中藥學職稱考試《基礎(chǔ)知識-中藥學》高頻考點速記!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槐花散的組方原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jīng)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請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