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褥期婦女的護理
(1)體溫產后24小時內略升高,不超過38℃。產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可有發(fā)熱,稱為泌乳熱。體溫高達38.5~39℃,一般僅持續(xù)數小時,不超過16小時。妊娠期的胸式呼吸變?yōu)樾馗故胶粑?/p>
(2)褥汗:不屬病態(tài)。
(3)產后宮縮痛:2~3日后會自行消失。
(4)子宮復舊——胎盤娩出后,子宮圓而硬,宮底在臍下一橫指。產后第1日略上升至平臍,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產后10日子宮降入骨盆腔內。
(5)惡露:產后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惡露。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xù)4~6周,總量約250~500ml。
①血性惡露:含大量血液得名,持續(xù)3~4日。
②漿液惡露:含多量漿液得名,持續(xù)10日左右。
③白色惡露:含大量白細胞,色澤較白得名,持續(xù)3周干凈。
2.護理措施
(1)產后12小時內以臥床休息為主。早期下床活動增強血液循環(huán)。2周后可從事少量家務活動,避免蹲或站立太久,導致子宮脫垂。
(2)多食優(yōu)質蛋白,如蛋、奶、魚、瘦肉及大豆制品。
(3)子宮收縮:產后2小時內,易發(fā)生產后出血。子宮底上升,子宮體變軟,可能有子宮腔積血,應按摩子宮以刺激子宮收縮,預防產后出血。
(4)會陰護理:每日用1:5000稀釋絡合碘溶液沖洗外陰2次。
(5)會陰水腫——50%硫酸鎂濕熱敷,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可退腫消炎,促進傷口愈合。
(6)傷口疼痛→鎮(zhèn)痛藥→若疼痛劇烈或有肛門墜脹感→外陰及陰道壁深部血腫。
(7)側切傷口——采取健側臥位,勤換會陰墊,以減少惡露流進會陰傷口。產后3~5日拆線,拆線前應排便,1周內避免下蹲,以防傷口裂開。
(8)傷口局部有硬結或分泌物——分娩后7~10日可溫水坐浴,但惡露量多且顏色鮮紅者應禁止坐浴。
(9)性生活指導:產后6周檢查完畢,生殖器官已復原的情況下,恢復性生活。正常分娩者產后3個月,剖宮產者產后6個月可放宮內節(jié)育器。
(10)分娩后6周進行產后復查。
習題:
1.正常惡露持續(xù)時間
A.產后1~2周
B.產后10天
C.產后4~6周
D.產后4周
E.產后8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xù)4至6周,總量為250至500ml。
點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