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學員都想知道羅伊適應模式與護理實踐的關系是什么?醫(yī)學教育網(wǎng)回答如下:
羅伊根據(jù)適應模式發(fā)展,將護理的工作方法分為六個步驟,包括一級評估、二級評估、診斷、制定目標、干預和評價。
1.一級評估 一級評估是指收集與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賴四個方面有關的輸出性行為。故又稱行為估計。通過一級評估,護士可確定病人的行為反應是適應性反應還是無效反應。
2.二級評估 二級評估是對影響病人行為的三種刺激因素的評估,通過二級評估,可幫助護士明確引發(fā)病人無效反應的原因。
3.護理診斷 護理診斷是對病人適應狀態(tài)的陳述或診斷。護士通過一級和二級評估,可明確病人的無效反應及其原因,進而可推斷出護理問題或護理診斷。
4.制定目標 目標是對病人經(jīng)護理干預后應達到的行為結果的陳述。制定目標時護士應注意一定以病人的行為反應為中心。盡可能與病人共同制定并尊重病人的選擇,且制定可觀察、可測量和可達到的目標。
5.干預 干預是護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實。羅伊認為護理干預可通過改變或控制各種作用于適應系統(tǒng)的刺激,使其全部作用于個體適應范圍內(nèi)。控制刺激的方式有消除刺激、增強刺激、減弱刺激或改變刺激。干預也可著重于提高人的應對能力、擴大適應范圍,使全部刺激能作用于適應范圍以內(nèi),以促進適應反應。
6.評價 在評價過程中,護士應將干預后病人的行為改變與目標行為相比較,確定護理 目標是否達到,衡量其中差距,找出未達到的原因,然后根據(jù)評價結果修訂或調(diào)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