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癥的病因分別有什么?為了幫助兒科主治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中樞性尿崩癥 是因抗利尿激素(ADH,又名精氨酸加壓素,AVP〉分泌或釋放不足所致,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可為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
(1)原發(fā)性(特發(fā)性)尿崩癥:是由于下丘腦的視上核及室旁核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發(fā)育不全或退行性變,導致AVP分泌不足。
(2)繼發(fā)性(器質性)尿崩癥:任何侵犯下丘腦、神經垂體及垂體柄的病變均可導致尿崩癥的發(fā)生。①顱內腫瘤:約占30%,如顱咽管瘤、生殖細胞瘤、神經膠質瘤等;②損傷:如顱腦外傷、手術或產傷等;③顱內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細菌、病毒、結核等);④其他: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或白血病細胞浸潤等。
(3)家族性(遺傳性)尿崩癥:是由于編碼AVP的基因(位于20p13)或運載蛋白II的基因突變所造成,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
2.腎性尿崩癥 是由于腎臟對AVP的反應缺陷所致。
(1)遺傳性腎性尿崩癥:又分為X連鎖遺傳型、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型。前者是由于AVP的V2受體基因突變,后兩者均與水通道蛋白2的基因突變有關。
(2)獲得性腎性尿崩癥:是由各種損害腎小管功能的疾病造成,如慢性腎盂腎炎、阻塞性尿路疾病、腎小管酸中毒、代謝紊亂、藥物中毒等。
3.精神性多飲 又稱精神性煩渴,常因某些原因引起飲水過度而導致多尿,長期大量飲水抑制ADH分泌,腎小管對ADH敏感性降低。
推薦閱讀:
以上“尿崩癥的病因分別有什么?”相關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可前往醫(yī)學教育網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