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2.png)
閆敬之 2月13日 19:00-21:00
詳情![](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2.png)
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和法是通過和解或調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為目的的一種治法。人體辨證有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八綱之說,和法就是使其無所偏。調和之義正如戴北山所說:“寒熱并用之謂和,補瀉合劑之謂和,表里雙解之謂和,平其亢厲之謂和。”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專事攻邪,又不同于補法的專事扶正,適用于臟腑氣血不和,或寒熱混雜,或虛實互見的病證。小柴胡湯是和法的代表方劑。
小柴胡湯首見于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由柴胡、黃芩、半夏、生姜、人參、大棗、炙甘草等七味藥組成,成無己《傷寒明理論》上說:“傷寒邪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里者,必蕩滌以為利。其于不內不外,半表半里,既非發(fā)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以矣?!痹摲疆敃r是為邪在少陽半表半里而設,以柴胡、生姜解表,黃芩、半夏清里,人參、大棗、炙甘草補中;柴胡可使邪從里出而解,生姜即助柴胡運氣使邪從表出本身又可行氣止嘔,黃醫(yī)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芩清中上焦表里之濕熱,半夏降瀉中下焦痰邪滯氣;邪在半表半里是因為正氣已虛邪才能從表而入,故稍加人參、大棗、炙甘草三味以補人之氣血陰陽,稍加以補又不會助邪,正氣足方能抗邪出。
隨著和法定義范疇、作用范圍的擴大,作為和法首劑的小柴胡湯也被更加深入地認識研究,著眼點也從簡單的半表半里轉移到更廣闊的八綱辨證上。小柴胡湯之所以能夠達到很好的和法效果,一是在于選藥,二是在于藥量,所以通過對小柴胡湯中藥物劑量的改變或以小柴胡湯為基本來加減可以達到調其寒熱、平其虛實、糾其陰陽的效果而使其不偏。
解其表里在于柴胡,柴胡是本方君藥,有疏轉氣機之效,氣機由里及表全在于此,如只表不里,則是生姜之責,去諸味變成桂枝湯、荊防敗毒散等;如只里不表,則是黃芩、半夏之責,變?yōu)榘胂臑a心湯主之。
調其寒熱在于藥性寒熱相配,柴胡用量在15g以上有清熱的作用,或者變柴胡為黃連,變生姜、炙甘草為干姜組成調和腸胃以治療胃寒腸熱證的半夏瀉心湯,方以半夏、干姜辛開,黃芩、黃連苦降以達寒熱互用之效。
平其虛實在于藥物攻補兼施,方中藥有汗(柴胡、生姜)、下(半夏)、清(黃芩)、消(半夏),配以具天地人三性可補陰陽氣血的炙甘草、大棗、人參,可使正虛攻邪不傷正。如表未解里已虛,可轉成人參敗毒散補之,如表未解里已實,可去人參、炙甘草,加大黃、枳實、厚樸轉為大柴胡湯攻之。
調其陰陽在于藥物用量,柴胡在6g以下有升陽氣的作用,加大黃芩可加大清熱力度,炙甘草有益陽的作用,人參有益陰的作用。故欲補氣可轉為補中益氣湯,欲清熱可轉為三黃瀉心湯,欲補陽可轉為炙甘草湯,欲滋陰可轉為獨參湯。
閆敬之 2月13日 19:00-21:00
詳情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