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考點題](http://m.cddzsc.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1/14/830898.jpg)
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原則是什么?多見于哪類人?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護士考試,專門整理了脛骨平臺骨折的早期鍛煉膝關節(jié)活動方法如下。
脛骨平臺骨折伴半月板損傷較多見,其中常為半月板前角、后角或周圍附著點撕裂。
除一般癥狀外,嚴重損傷常見膝內翻或外翻畸形,和異常側向活動。如外側平臺骨折有異常側向活動,不一定為內側副韌帶撕裂,可由骨折本身對股骨外髁缺乏支撐力所造成,即內側副韌帶破裂假陽性征象。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但實際損傷較X線片所顯示者為嚴重,X線分層攝片有助于檢查塌陷骨折及其移位程度。
治療原則為盡可能獲得解剖復位,早期鍛煉膝關節(jié)活動,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超關節(jié)夾板或石膏固定,適用于無移位或輕度移位骨折,關節(jié)血腫應作穿刺吸引,外固定期約4~6周。
②牽引和早期鍛煉,適用于移位骨折,此法可使多數膝關節(jié)恢復良好活動,但骨折整復常不及手術切開治療,在牽引前,可配合手法,在平臺內外兩側向中部擠壓,凡伴有內側副韌帶損傷,應作手術修補。
③撬拔復位,用鋼針穿過皮膚,借助鋼針力量,主要為撬起平臺中部塌陷骨片,再用鋼釘穿過皮膚,作骨折內固定,劈裂骨片仍需用手法,作向中部推擠復位。
④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指征一般為平臺骨折塌陷超過5mm或10mm;側方移位超過5mm或10mm,膝伸直位存在側方不穩(wěn)定;膝內翻或外翻畸形超過5°。手術過程中,多數主張切除嚴重破裂的半月板,對無破裂或前角、后角或周圍撕裂的半月板,為增加手術顯露,可分離半月板的一部分,以后再在原位作縫合,撬起塌陷骨片后,常用松質骨填塞塌陷空腔,對劈裂骨片,常用螺絲釘、骨栓和鋼絲等固定,用松質骨壓縮螺絲釘或彈簧頭螺絲釘內固定,對骨折起壓縮和固定效用。也可用Charnley固定器使復位的骨折保持在不承受縱向壓縮的位置。
缺乏早期鍛煉可引起膝關節(jié)粘連。關節(jié)韌帶松弛則由韌帶損傷未獲早期診斷及處理;或骨折塌陷移位所造成,常影響關節(jié)穩(wěn)定性,成為病人主訴癥狀的一種常見原因。膝內翻或外翻畸形、關節(jié)韌帶松弛、粘連、關節(jié)面整復不良和肌肉萎縮等均可為產生骨性關節(jié)炎的原因。
脛骨平臺骨折多見于男性中年人,以外側平臺骨折最為多見,內側平臺骨折較少見。膝部受強烈外展力或外側受撞擊,可產生外側平臺骨折。膝部受強烈內收力或內側受撞擊,可產生內側平臺骨折。自高處跌下,足先著地時,可由垂直壓縮力引起內外兩側平臺骨折。
膝關節(jié)受垂直壓縮力,股骨內外兩髁撞擊內外兩側平臺,可引起內外兩側平臺骨折,內外兩側平臺骨折相互分離移位,可伴有平臺下骨折移位,凡伴有外展力,外側平臺損傷較內側平臺為嚴重,凡伴有內收力,內側平臺損傷較外側平臺為嚴重。
膝關節(jié)伸直位受內收力,由于內側平臺和股骨內髁的兩關節(jié)面內緣恰對齊,股骨內髁撞擊內側平臺,可引起內側平臺的部分或全部塌陷骨折。骨折線常位于內側副韌帶附著點上方。骨片呈向內向下移位,凡引起內側平臺劈裂骨折時,骨折線常位于內側副韌帶附著點下方,骨片可呈向內向下移位,此內收力尚可引起腓骨頭撕脫骨折或腓總神經損傷。
膝關節(jié)伸直位受外展力,由于外側平臺關節(jié)面外側部較股骨外髁超出約0.5cm,股骨外髁呈楔形插入外側平臺中部,較多見引起外側平臺中部塌陷和周圍部劈裂骨折,腓骨頭受平臺劈裂移位的擠壓力,可產生腓骨頭或頸部壓縮骨折,同時,內側副韌帶和前交叉韌帶受強烈牽拉,均有可能產生韌帶撕裂。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欄目!這里有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