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血管外科采用開窗支架復雜的腔內技術成功治療一腎周型腹主動脈瘤。據了解,這是華南地區(qū)首次成功開展開窗支架治療腎周型腹主動脈瘤的案例。
患者男性,74歲,3月前體檢發(fā)現(xiàn)腹主動脈瘤,CTA提示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水平以下)呈梭形瘤樣擴張,瘤體累及雙側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患者年齡較大,既往有冠心病史并行冠脈支架植入術,且有高血壓病史,開放手術風險高,血管腔內治療是較好治療方法,但常規(guī)支架植入術難以完全隔絕腹主動脈瘤。
在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王深明、常光其教授組織全科討論后,血管外科王勁松教授帶領團隊手術,應用Gore的C3可收放腹膜支架,經術前CTA等影像學資料精確計算雙腎動脈及腸系膜上動脈開口,術中行支架體外腸系膜上動脈開槽,雙腎動脈開窗,然后導入腹主動脈內,精確將支架的開槽、開窗與各動脈開口位置對位,準確釋放,并于雙側腎動脈處置入腎動脈支架。
術后造影顯示腹主動脈瘤完全隔絕,雙側腎動脈及腸系膜上動脈血流通暢,各臟器未見明顯缺血,患者無腹痛,無腎功能損害,肌酐尿素氮未見升高。一星期后復查CTA顯示支架位置良好,未見明顯內漏,雙腎動脈及腸系膜上動脈未見明顯狹窄或閉塞?;颊唔樌祻统鲈?。
腹主動脈瘤多為腎下型,介入和開放手術治療相對容易。腎上或腎周型腹主動脈瘤是動脈瘤累及腹主動脈內臟區(qū),尤其累及雙側腎動脈開口或腸系膜上動脈開口。開放手術需要重建內臟動脈,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多,而微創(chuàng)腔內治療的常規(guī)覆膜支架不適用這種類型動脈瘤,需要更復雜的腔內技術:煙囪支架、開窗支架、分支支架(定制和非定制)等技術。其中開窗支架較好的保持了原有血流方向及血流動力學,是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手術難度大,技術較復雜,國內對于此類病變應用開窗支架成功治療經驗僅限于個別中心的個別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