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 學術動態(tài)

腫瘤基因檢測:抽血行不行?

2016-08-19 16:20 醫(yī)學教育網
|

有不少腫瘤患者和家屬咨詢抽血做基因檢測的準確度,是否靠譜等。由于很多患者晚期多處轉移,病灶不是很好取,再就是穿刺取組織樣本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會引起氣胸等并發(fā)癥。所以抽一管靜脈血做基因檢測,這不管是從體驗上,還是其他方面都引起了患者和家屬興趣。

但是故事剛剛開了個頭,隨著很多患者交上了那么一大疊鈔票,翹首期盼地盼了十幾天,得了一個全陰性的報告,也就是推薦的靶向藥物是零。那熊熊燃燒的熱火頓時被澆了個透心涼。于是一片懷疑聲音開始出現,外周血做靶向藥物基因檢測是否準確,靈敏度如何?是否靠譜?

這里首先需要解釋的是外周血做腫瘤基因檢測的原理:

原理就是癌細胞在人體內不斷地分裂,但是又受到藥物、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以及癌細胞之間的競爭等因素,很多癌細胞裂解了,其內容物DNA片段釋放到血液里,這個叫循環(huán)腫瘤DNA(也叫ctDNA),當然正常的人體細胞也會裂解釋放DNA,所以外周血里的DNA碎片一部分是腫瘤細胞裂解的,一部分是正常細胞裂解的,其中腫瘤細胞裂解的DNA占的比例在1%,這個比例是很低的,所以抽外周血做基因檢測,如果測序深度在300乘,就不要做了,根本沒有什么意義,至少的測序深度要在1000乘。

至于準確率問題,因為采集的一管靜脈血,測的是血漿里面的游離DNA(測序深度至少在1000乘),同時會對離心得到的白細胞進行同樣的測序(一般測序深度為300乘),白細胞的測序數據會把血漿里正常細胞裂解的DNA片段信息給過濾掉,只去分析腫瘤細胞裂解和釋放的DNA片段。所以一般大的基因測序公司抽血給出的基因突變都是靠譜的,確實是來源于腫瘤細胞的。但問題是很多時候,不是每一次都能檢測到腫瘤細胞裂解釋放的DNA,主要是濃度太低了。

我們繼續(xù)把故事說下去,外周血里的游離DNA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們會被血液里的DNA酶給降解掉,研究認為4小時就有一半的DNA被降解了。所以血液里的DNA碎片是不斷地被生產出來,又不斷地被降解。是一個動態(tài)的循環(huán)過程。這樣給出了一個抽血做基因檢測的前提調節(jié),患者的腫瘤病灶如果沒有進展,比如剛做完手術,病情穩(wěn)定期,那么血液里是沒有腫瘤細胞裂解釋放的DNA的,抽血檢測也是檢測不到的。

患者在打化療時,為何影響了抽血做基因檢測?

化療藥物通過抑制DNA合成、復制等機制來殺滅癌細胞的,當然也殺滅正常細胞。當用過很多化療時,人體內那些活躍代謝的癌細胞都被殺光了,留存的是那些處于休眠期的癌細胞,此時抽血做基因檢測,當然也是檢測不到好的結果的。

患者在使用靶向藥物時,是否會影響抽血做基因檢測?

原則上是有影響,但不如化療那么關鍵,而且靶向藥物治療時,血液里腫瘤的DNA,一部分是自己裂解釋放的,另一部分是靶向藥物攻擊殺滅的癌細胞裂解釋放的,所以這兩部分癌細胞的DNA檢測出來都是有意義的。而且患者也不可能完全空窗期,一個月什么治療也不使用,就等著基因檢測,這也是不現實的。

鑒于以上的原因,抽血做靶向藥物基因檢測確實是不容易,不過如果注意了以上的一些問題,對于肺癌、乳腺癌腸癌等患者,抽血做基因檢測的準確率還是很高的。當然,如果患者有腫瘤組織手術樣本或穿刺樣本那最好不過了。

醫(yī)療衛(wèi)生招聘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